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84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186篇
  2014年   646篇
  2013年   703篇
  2012年   697篇
  2011年   671篇
  2010年   447篇
  2009年   431篇
  2008年   543篇
  2007年   413篇
  2006年   425篇
  2005年   365篇
  2004年   169篇
  2003年   184篇
  2002年   238篇
  2001年   182篇
  2000年   16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51.
赵桑榆 《风景名胜》2020,(2):0111-0112
文章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5 年的调查数据,基于农村流动人口的内部分层和地位认同偏移形成机制的理论成果,对农村流动人口这一处于社会底层的移民群体进行地位认同偏移状况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农村流动人口地位认同呈现出整体趋中、向上偏移的特征,农村流动人口内部分化,处于社会底层的人口仍然占绝大部分,其中,中下层更倾向于向上偏移,中上层更倾向于向下偏移。  相似文献   
152.
吴复民 《纵横》2020,(2):16-19
我是第九届上海市政协委员,第九、十届上海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其间担任新华社上海分社经济采访室主任。作为全国首批高级记者之一的资深媒体人,与政协的结缘大大拓展了我的视野、扩大了我的朋友圈,使我最后十年的新华社记者生涯变得丰富多彩,新闻报道领域从经济延伸到政治文化、社会民生各个层次、方方面面。我感恩与政协的情缘!  相似文献   
153.
刘威 《东方收藏》2020,(3):106-107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不仅产生了多种文化,还产生了多种器物,如今这些已成为我们研究人类发展历程的重要文物。博物馆则是保存这些历史文物的重要场所。近年来,我国博物馆中的文物藏品数量在逐年增加,如何有效保护这些文物、充分发挥其价值就是博物馆应深入探析的问题。本文探析了博物馆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及博物馆文物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154.
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的出现往往被看成是文明产生的标志之一。根据美国学者的观点,衡量—个居民点能否称为城市右5个标准:一、城市与农村相比是有大人口的居民点,二、城市居民密度大于农村,三、城市的基本功能是分配,四、城市是交通中心,五、城市是需求中心。而按照比利时学者亨利·皮朗的说法,最早的城市起源于人类经济活动的市场或是军事活动的要塞。  相似文献   
155.
156.
小岞位于惠东(惠安县东部),为"惠安女"居所。当地的生计方式——"讨海吃"以及聚落形态——"讲风水"体现在海洋、山地、洼地等对比之上;小岞人也通过"拜神明""敬祖先"来实现自我认同。小岞人生活在一个整合了人-人、人-物、人-神等人文关系的体系之中,"惠安女"不是例外。从小岞人和他们的祖先营造及再营造的人文关系体系中,可以看到,被人们视作"缺乏历史动力"的民间文化,自身有着强大的创造力;这一创造力的存在,比标签化的"惠东形象",更应引起政治经济实践者的重视,对其进行研究,也将更有助于更新文化研究的内涵。  相似文献   
157.
中国现代民俗学概论的最初酝酿,是以1928年《民俗》周刊上有关民俗学性质等问题的讨论为起点,经过译介国外人类学派的著作到独立进行思考,当时的民俗学者形成了关于民俗学概论的一些深入认识。经过40年的停顿,在上个世纪80年代民俗学恢复建设之初,民俗学概论的书写在接续历史的基础上取得了收获。钟敬文主编的《民俗学概论》具有建设和规范的意义,包括"生活文化"的民俗定义和民俗文化分类体系都影响了众多民俗学者的研究和社会对民俗学的认知。这种影响是积极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当社会生活发生巨变之时,现有民俗学概论已滞后于民俗学研究的进展,所以需要及时吸纳在民俗学调查研究中形成的一些新思想和新经验,使民俗学概论的书写能够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58.
郑国华 《民俗研究》2017,(4):137-149
中国农村通过选择武力的方式来解决民间纠纷问题,是中国乡土社会流传已久的陋习。旧中国乡土社会村民解决村际纠纷的方式会不约而同地选择民间调解的武力手段,从而建立了武力规制下的村落秩序,并形成了一种武力陋习。武力陋习形成的根源是政府的腐败、不作为导致的司法离场,以及村民对"江湖好汉"的推崇、行动的算计和话语权的争夺。在当今的乡土中国,这种武力陋习死灰复燃,以非常迅猛的速度在乡村蔓延并与司法共生,扰乱了社会秩序,危害了公共安全。要消解这种武力陋习,必须重新审视我们政府在农村治理上的粗暴行为,以及进一步规范民间体育社团,合理引导民间体育社团的良性竞争,并通过法治和村民自治的有效融合,满足农民的公正性诉求。  相似文献   
159.
论文在南非约翰内斯堡、浙江义乌及青田三地田野调查之基础上,以从事中国商品国际贸易及相关产业的海外华商为研究对象,探析中国传统熟人社会中的"信任"与海外华商族群网络的关系问题。研究指出,人际信任,尤其是特殊信任是海外华商族群网络建构的基础。借助于信任,华商可以获得赊款采购、赊款货代、信用担保等优惠,进而有助于拓展其商业网络。商品交易过程中的信用实践、国际产业链的分工与合作关系以及"集体制裁"等,促成了华商族群网络中信任的产生及维系。  相似文献   
160.
在公共文化服务的背景下,博物馆在未来的文化建设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在承载民族文化记忆、促进民族文化传承、助力优秀文化传播、推动公共文化共享等方面的社会责任都有新的扩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