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周而复 《炎黄春秋》2001,(11):32-35
王任叔笔名巴人。20世纪30年代初期我和任叔相识于左翼文学活动中,同时是欧阳山同志主编的《小说家》的编委,每月要碰头座谈一次有关小说方面的问题,谈小说作品和作家。  相似文献   
12.
在一千多年的历史中 ,就阶级属性而言 ,英国先后出现了原始部落军事贵族、封建贵族、资本主义土地贵族、工商业资产阶级贵族和中产阶级“工党贵族”;而贵族等级制和名号的变化则主要有五次 :先后在盎格鲁 -撒克逊时期、诺曼征服之后、1 4— 1 5世纪、1 7世纪初和 1 958年。  相似文献   
13.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成立于1930年3月2日,迄今60周年。中国新文学从“五四”时期进入“左联”成立时期,文学观念产生重大变革,马克思主义思想对作家具有越来越大的吸引力,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创作实践相结合,形成一股主流,即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或称“普罗文学”),它实现了“五四”文学革命向革命文学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柏拉图曾经说过:“修辞学是一种驾驶人心的艺术。”(Rhetoric is the art of ruling the minds of men.)  相似文献   
15.
口号政治学     
“屋漏偏逢连夜雨”,英国首相戈登·布朗,继被指责态度恶劣、粗暴对待下属后,近日又被传媒揭发,说他2月13日发表演说为竞选揭开序幕时推出的“a future fair for all”(一个对人人都公平的将来)的大选口号,原来早在2003年工党大会上已经使用过,是“炒冷饭”之作。  相似文献   
16.
鲁迅与周扬、夏衍等,都是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发起创建人。在“左联”初期,他们之间的关系还算良好,但到了1932年底却骤起风波,1933年下半年周扬担任“左联”党团书记之后,他们间的矛盾不断爆发,至1936年因“两个口号”的论争而尖锐化,互成仇人。对此,周扬等历来怪罪于胡风的“挑拨离间”。其真相却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30年代真正意义上的"左翼电影",不仅与程季华等学者定义的"左翼电影"有别,而且与当时国民党提倡的"教育电影"有别。在国民党方面看来,20世纪30年代获得其推崇和褒奖的电影,并非"左翼电影",而是"教育电影"。作为两种政治属性截然不同的电影类型,"教育电影"与"左翼电影"可谓界限分明。尽管如此,在一些反映社会现实的影片中,"教育性"与"左翼性"的元素常常同时并存,使得它既可成为具备政治合法性的"教育电影",又可成为"左翼电影"。这导致国民党党政部门在给这些电影定性时出现混乱,在1933年的"浙省密报事件"和"艺华事件"中互相指责,并导致了国民党教育部、内政部电影检查委员会的改组与中央电影检查委员会的成立。但由于"左翼电影"的制作策略等原因,不管是教育部、内政部电影检查委员会,还是中央电影检查委员会,都对他们认定为"左翼电影"的电影,大多采取修剪而非禁映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西方学者普遍认为,近代法国民族主义在19世纪后半叶经历了一次“右转弯”,即从“左翼”民族主义向“右翼”民族主义过渡。事实上,这种过渡不在于“左翼”民族主义的急流勇退和“右翼”民族主义的狂飙突进,而在于“左”、“右”两翼先后垄断民族主义话语。在这一蜕变过程中,“左”、“右”两翼都保留了各自的民族主义传统,并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实现了“神圣联合”。  相似文献   
19.
2021年12月8日,德国中左翼政党社会民主党(社民党)总理候选人奥拉夫.朔尔茨正式当选为新一任德国联邦政府总理。他是继勃兰特、施密特和施罗德之后第四位出自社民党的总理,也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历史上的第九任总理。  相似文献   
20.
钦鸿 《钟山风雨》2013,(6):51-52
时过八十余年,如今已没有多少人知晓上世纪30年代初的新春时节,左翼戏剧青年赵铭彝和郑君里曾有过两次南通之行。然而他们的这两次活动,对推动上海和南通两地的进步戏剧运动影响甚巨,在中国现代话剧运动史上写下了令人难忘的一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