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张艺蓉 《中华遗产》2006,(3):143-143
当学者们惊呼发现了消失数百年的古老染布绝技——夹缬的时候,最后的夹缬艺人却成了卖馒头的个体户;虽然老纤夫们组成了川江号子研究会,但是川江上最后一片已经在水利工程中被淹没,千年的舟楫文化留下的最后呼喊即将销声匿迹……这就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面对的现实。  相似文献   
12.
川江船文化     
四川境内,江河纵横,大大小小的河流共有540多条,流域面积在500至1000公里的有230多条,总长4万多公里,其中通航河流92条,8000多公里,全省一半以上的县、市都享有“舟楫之利”,由此而形成了源远流长的川江船化。  相似文献   
13.
黄海霞 《神州》2011,(10):68-71
夏花开始绚烂的五月,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六届三次理事扩大会议在山东济南召开,讨论会上,八旬老人陶鹏慷慨激昂,为拯救世界物质文化遗产"川江号子"而发出了与生命赛跑的宣言,令在座的人为之感动。  相似文献   
14.
1942年5月27日晚9时,陈独秀逝世于四川江津,享年63岁。陈独秀逝世后,虽无热烈的追悼仪式,但朋辈们的吊念,以挽联诗纪念其哀思怀念,却终久不断。这些追吊纪念陈独秀的挽联和诗,大都对陈独秀的一生,作出了较为中肯的评价,对他的人格和国格给予了肯定。这些挽联诗不失为研究评价陈独秀的极珍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15.
竹筏,是我国最古老的水上运输工具。远在原始社会时期,我们的先人就知道用竹、木的浮力,扎成筏子载人载物渡涉江河湖海。不过,那时它叫“搓”或“桴”,后来又叫“簰”或“簞”。孔子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其由与!”坐筏子到海上去那是极惊险的,所以孔子说敢随从他去的,恐怕就是勇敢而尚义的子路了,这是竹筏的最早史迹。  相似文献   
16.
川江河纵横,水运发达,木帆船运输历史悠久。古代巴蜀船工在川江上行船,依靠人力撑船划桨外,还利用风的自然力“借风行船”。“风生洲渚锦帆开”。就是依靠风帆作动力行船。这是船舶从人力到风力的飞跃。正所谓“一帆风顺”,帆借助风力作用使船前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