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尼古拉斯·罗德斯(Nieholas Rhodes)是英国卓越的钱币学家。他1946年生于伦敦,早在童年时期就开始收集钱币。八时,他幸运地得到了令人敬重的渊博的伦敦已故钱币商阿尔伯特·鲍尔温的悉心指点。  相似文献   
32.
《神州》2014,(7):10-10
<正>无论是发轫于民间宗教及时风俗的老北京庙会,还是土生土长的河北任丘糖墩节,在这些传统民俗里无不洋溢着浓浓的年味,寄托着民众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革新,对生活朴素的礼赞与期盼。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民俗文化是昔日民族的根,也是民族发展的魂。  相似文献   
33.
香玉 《神州》2014,(10):14-19
<正>传统相亲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现代相亲之各大电视相亲节目、相亲网站、相亲现场等方式具多。其相亲背后的种种问题,发人深省,引人思考。说起相亲,几乎很多青年都遇到过这个问题。可以说,相亲问题已不是个别案例,无论是传统相亲,还是赋予现代意味的电视节目现场相亲、婚恋网站相亲、大型相亲会等,都反映了相亲的普遍性和社会性。  相似文献   
34.
《文史天地》2014,(11):94-94
正婴儿期,古人称为"孩提",比如在《孟子·尽心上》有记载:"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年稍长,可以被称作"黄口",有古话云"黄口小儿,不足信焉",就是说,三到五孩子的话多是信口而发,没什么逻辑和事实根据。八以前稍懂事的孩子处在"垂髫之年",因为在儿童时期,孩子可以不束发,任由头发下垂。过了八,儿童的头发束成一髻,因此,这时期又被称作"束发"。  相似文献   
35.
正年近不惑的我越发感觉到镜子里的那个人面容憔悴,于是不屑于在镜子前跟一个小痘痘死磕,不愿为了某件衣服在街上逡巡,更不想为了某种时尚饰品在淘宝上犹豫不决。渐渐地发现,年龄越大,可以用来读书的时间反而越多了。我是一个妈妈、一位老师,双重身份的叠加让自己必须读好多的书,当然也享受到了其中别样的乐趣。每天晚上,我都要给上幼儿园的小儿子讲睡前故事。动物故事、民间故事,一个一个地来。这几天讲的是《格林童话》,刚讲到第三天,才开了个头,儿  相似文献   
36.
1853年的阳春三月.太平天国起义军攻克南京。“天王”洪秀全满足于半壁江山到手,开始关门当太平天子.全心投入到金碧辉煌的“小天堂”里。他从41进南京,到1864年6月52时自杀,11年中从未迈出过京城一步。只有一次坐64人抬的大轿出宫,去探视生病的东王杨秀清。那时他正值壮年,却既不指挥杀敌,也不过问朝政,搞得老对头曾国藩也莫名其妙:  相似文献   
37.
花儿作为西北地区特有的艺术形式,来源于社会生活,在唱词内容上展现了西北民族的民风民情,表达着歌唱者内心的情感。作为以歌唱爱情为主要内容的花儿,每逢佳节时,情人们借此寄托情思、表达爱情,使人领略到西北黄土高原丰富的时节日民俗文化。本文以青海时节日花儿为例加以探讨和阐释。  相似文献   
38.
卞利 《民俗研究》2011,(4):63-65
民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普通民众创造、传承和享用的日常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历久而弥新。它为某一地域民众所拥有和享用,从物质生产到精神生活,从人生仪礼到时节令,从衣食住行到内心世界,从丰富多彩的语言民俗到歌舞狂欢的民间游艺和竞技等等,所有这些都属于民俗的范畴。民俗说到底是一种文化,  相似文献   
39.
冬至亦称"冬节"、"长至节"、"大冬"、"亚"等,为我国"二十四节气"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气。由于具体年份不同,冬至这天大约出现于公历每年的12月21日至23日之间。此后,我国各地都将进入一个气候寒冷的季节,也即民间所谓的"进九"。人们在整个冬季调养生息之后,又将迎来一个新的春天,期盼来年大干后再获丰收。冬至也是十代故都南京本土的传统时节日之一,  相似文献   
40.
明抄本《古今时杂咏》与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皆收录了沈遘的六十四首诗,为《全宋诗》失收.只不过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有二十二首诗,没有标明作者为沈遘,而明抄本则均将这些诗的作者明确注明为沈遘.这六十四首诗可能自成一书,也可能归属《西溪文集》十卷中.它们之所以未被《西溪文集》收录,概是由于靖康之变造成的流失所致.它们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