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篇
  免费   0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1853年的阳春三月.太平天国起义军攻克南京。“天王”洪秀全满足于半壁江山到手,开始关门当太平天子.全心投入到金碧辉煌的“小天堂”里。他从41岁进南京,到1864年6月52岁时自杀,11年中从未迈出过京城一步。只有一次坐64人抬的大轿出宫,去探视生病的东王杨秀清。那时他正值壮年,却既不指挥杀敌,也不过问朝政,搞得老对头曾国藩也莫名其妙:  相似文献   
82.
花儿作为西北地区特有的艺术形式,来源于社会生活,在唱词内容上展现了西北民族的民风民情,表达着歌唱者内心的情感。作为以歌唱爱情为主要内容的花儿,每逢佳节时,情人们借此寄托情思、表达爱情,使人领略到西北黄土高原丰富的岁时节日民俗文化。本文以青海岁时节日花儿为例加以探讨和阐释。  相似文献   
83.
今天,我读了《武侯祠,1500年的沉思》。文中有一句话说道:"一个人不管他官位多大,总要还原为人;不管他的寿命多长,总要变为鬼;而只有极少数人才有幸被百姓筛选,历史擢拔为神,享四时之祀,得到永恒。"  相似文献   
84.
卞利 《民俗研究》2011,(4):63-65
民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普通民众创造、传承和享用的日常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历久而弥新。它为某一地域民众所拥有和享用,从物质生产到精神生活,从人生仪礼到岁时节令,从衣食住行到内心世界,从丰富多彩的语言民俗到歌舞狂欢的民间游艺和竞技等等,所有这些都属于民俗的范畴。民俗说到底是一种文化,  相似文献   
85.
苏联“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铁群 《炎黄春秋》2011,(11):86-90
一、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部分论述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问题是,作为人数众多的阶级,无产阶级如何专政?  相似文献   
86.
母爱无疆     
永兴  熙伟 《旅游纵览》2007,(12):4-4
<正>这是作者在法国旅行时,在巴黎街头上拍摄的一个真实的画面。一位年轻的母亲将自己生命中的至爱——视为宝贝的孩子,牢牢地搂在怀里,在大街上急匆匆地行走着,连宽大的风衣都被风刮得飞了起来。  相似文献   
87.
姜平 《华夏地理》2007,(6):11-11
当我的相机镜头对准任何一个尼泊尔人时,无论男女老幼永远会送给我一个微笑,当他或她对你微笑着摇头时,不要误解,那是对你赞许的表示,这个国家就是如此与众不同。每一次重逢,它都能带给我新的惊喜,是念旧,更是信仰。纯朴的生活,丰富的民族色彩,这是最纯粹的视觉审美。因此,无论我在尼泊尔的街头还是在雪山的脚下端起相机时,我都会让眼前的所纪录下的图景与心灵达成共鸣。  相似文献   
88.
在我国出土的早期简帛资料中,常常残存着一些古书佚文。其中,居延地区新出简牍中,有一种特殊佚文的内容与剑(刀)器的赏鉴相关,主要教导人们如何依据剑的外部特征、剑纹、剑锋等辨识剑的新故、优劣。学者们指出:它或是西汉末年有人从当时相剑书中所做的摘要,或是对当时相剑经验的笔录.或是当时某部相刀剑类书籍的遗篇,并称之为“相剑刀册”。  相似文献   
89.
包袱瓶是清人的首创,又名袱系纹瓶、布袋瓶。它创烧于清康熙年间,流行于乾隆和嘉庆时期。其器型通常是在瓶身肩部,装饰一条凸雕的包袱带或束带,再于瓶肩围过来,在中间自然地打个蝴蝶结。而器身饰凸雕的包袱纹褶皱清晰,造型独具特色、颇有创意。且施釉肥厚,釉彩艳丽,褶皱起伏明显、自然,增添了器物的雍容华贵之感。此外"包袱"与"包福"谐音,寓意幸福吉祥。又因其器型独特,纹饰优美,令其不仅受当朝统治者的喜爱,成为宫廷皇家常见的御用之物,更成为了后世争相仿制的精品。  相似文献   
90.
杨及 《名人传记》2022,(8):57-62
两地分居我在中央大学借读的两年,赵瑞蕻在柏溪分校当助教,不大来沙坪坝。他似乎只来本部办过一两次事,范存忠先生照顾我们,临时把自己的宿舍让他住一下。我们真正是两地生活,各顾各的。赵瑞蕻比我用功得多,一直在写作、翻译。他译《红与黑》的时候,国内还没有这本书的中译本。翻译《红与黑》最初好像和一个叫《时与潮文艺》的杂志有关。那是一个着重翻译、介绍外国文学的杂志,可能是当时这方面最突出的。赵瑞蕻在上面写过《斯丹达尔与他的红与黑》,大概算较早介绍《红与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