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1篇
  免费   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1932年农历十一月。李家骥出生在山西盂县孙家庄镇大吉村的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兄妹6人中,他是老三,二哥李家颐比他参加革命时间早,对他影响很大。1945年5月。李家骥参加了八路军,在晋察冀军区司令部管理处当通讯员、特务员、勤务员,那时他才13岁。1948年7月,他调到中共中央办公厅警卫处机要通信班当机要通讯员。  相似文献   
52.
王明在 《文史月刊》2004,(11):19-23
解放军十八兵团六十二军一八五师五五三团,原为晋冀鲁豫军区太岳军区第十九军分区四十四团,是一支地方武装。团长吴少康,政委蒋寿鹏。1948年8月15日,太岳军区升编为华北野战军第一兵团第十五纵队,十九军分区升编为四十四旅,四十四团改编为一三O团。1949年3月1日,按照军委全国解  相似文献   
53.
城野宏,在日军占领太原期间,曾任伪山西省公署顾问辅佐官,名义上是汪精卫国民党南京政府的应聘者,实质上是日本山西派遣军司令部的政治要员和侵华日军总部安插在汪伪政府内的代理人。抗战胜利后,为继续控制山西,确保并利用山西的丰富资源为日本军国主义卷土重来服务,他提出了日俘“残留”山西的理论,诱胁日俘和日侨万余人“残留”山西。这一谬论正好与阎锡山利用日俘维持其统治的想法不谋而合,故深得阎锡山重用,曾任山西省保安司令部副司令、暂编独立第十总队少将总队副、“合谋社”军事组长等多种要职。  相似文献   
54.
《世界》2004,(4):2-3
山西国际贸易中心位于太原市政洽、经济、金融、商务的黄金区域府西街.由两栋41层主楼、一栋19层附楼和5层裙楼组成。总建筑面积185万平方米,建筑高度162米,是集五星级酒店、甲级写字楼、精品商城、酒店式公寓、金融中心、会展中心为一体的5A级智能化建筑群。  相似文献   
55.
2003年8月中旬,我有幸参观了距太原百余里路程的榆次县“常家庄园”。回京几个月了,那集祖国南北风格大成的建筑艺术,那无处不在的典雅浓郁的儒商文化氛围,在我脑海中,留下了再也抹不去的记忆,促使我近日提起了笔。  相似文献   
56.
雨喆  莫孤烟 《旅游》2004,(10):52-57
在青砖和琉璃的背后,寻觅连绵的山峦和本以为不属于山西的湿润……HIKING……一条窄得不能再窄的小河隔开搓板柏油路和一座高耸的黄土丘。兴奋间快速地爬到坡顶,霎时眼前展开一片微泛波澜的山海,惊异于山西也有这样老树经年的浓绿和沾衣欲滴的露水。  相似文献   
57.
文章首先叙述了隋唐、宋元时期山西方志概貌,并指出,方志数量增加,修志普及程度扩展;体例臻于定型,内容更加丰富;专志的出现,丰富了志书种类等是这一时期山西方志编纂发展与进步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58.
王巨  紫云  恒伟 《旅游纵览》2008,(4):8-10
<正>题记:《山西沁县河湖水系概念规划》就像一座在建工程上的飘窗,从里面看外边好看;从外边看里面也好看。有道是"风光不要人传语",但水上平台搭建  相似文献   
59.
拍前预览     
《收藏家》2008,(7):91-94
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与山西晋宝拍卖有限公司将联合举办的翰海-晋宝2008艺术品拍卖会,并于7月17日至20日在太原市山西国贸大饭店举行,17、18日预展,19、20日拍卖,本次拍卖将推出两场中国书画、山西名贤翰墨及两场古董珍玩共5个专场。拍品共计1600余件。  相似文献   
60.
王丽霞 《沧桑》2008,(4):142-143
山西是个戏曲大省,长期以来一直疏于对外来剧种的研究,豫剧在山西的发展情况也因此很少受到研究者的重视,更没有比较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只有一些概括性的介绍。本文以田野调查为主要手段,结合历史学、传播学等相关知识,在大量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豫剧在山西的繁盛原因作全面系统的考察,关注地方戏走出地方的命运,以期对山西省外来剧种的发展有借鉴作用,进而抛砖引玉,开阔学人对地方戏研究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