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5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7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清初画家黄向坚作有描绘滇黔风光名胜的山水册页,至今在国内存有数册,皆题名《寻亲图》。据清代张庚《国朝画征续录》上卷云:“黄向坚,字端木,吴人,父孔昭以孝廉作宰滇中姚江,道梗不得归,向坚徒步往寻,涉历艰险周遍于瑶僮之地……始遇二亲,盖自顺治八年十二月出门,至十年六月归里。”黄向坚此举,跋涉千山万水,历时两载,后自号“万里归人”并将其途中所见云贵奇险之景,绘作成册,单独成轴的也为数不少。  相似文献   
72.
王晶晶  魏娟 《环球人物》2013,(21):84-85
无论是怎样贫瘠的山水,我都想画出阳光满维起1954年生于天津,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常务副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硕士生导师、中国美协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  相似文献   
73.
南响堂石窟石雕岩表面模拟溶蚀实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为了对南喃堂石窑石雕表面风化进程作定量,半定量的讨论,采用了岩溶动力学方法,模拟大气酸性降水对石雕样品进行溶蚀实验。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该出雕的实验溶蚀速度和溶蚀溶度,同时提出,要减缓碳酸盐岩石雕的风化速度,不仅对窟区大气中SO2含量要进行监测,而且在工业区大气中的CO2也是一个应该进行监测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4.
雷虎 《风景名胜》2016,(5):52-59
石桥,大自然的神功妙笔 大自然向来“不吝啬”它的神功妙笔.它在云贵高原苗岭山脉上的南皋河上“随心所欲”地一点,就形成了墨彩相宜的石桥山水.置身石桥村时,它的颜值一下就把我电倒:我站在一条狭窄的乡村公路上,眼睛一会儿往左瞅,一会儿往右看.  相似文献   
75.
<正>牛首山位于南京城南中华门外10公里处,因双峰突起似牛头双角对峙而得名。作为远近闻名的佛教名山,早在南朝时期就于此开建佛窟寺,至唐代又成为佛教牛头禅宗的发祥地,明清时期佛教文化在这里得到进一步发展,至今遗留有丰富的古代遗存。近年文物管理部门在牛首山舍身崖发现了兜率殿遗址,并出土了一些带有文字的碑刻和残瓦资料,本文欲对相关情况作介绍和考述。一、兜率殿遗址兜率殿座落在牛首山东峰最险峻的兜率岩(又称舍身岩),地势十分险峻,三面临崖,南侧遥对献花  相似文献   
76.
读《谢安史传》,总觉得,这位著名的“风流宰相”,其儒雅的风神、潇洒的举止、超凡的才智,及其举重若轻、“谈笑静胡沙”的伟业,都是因了山水的浸润,风流原自山水出!  相似文献   
77.
《风景名胜》2013,(10):23-33
凤山水城门 凤山水城门,始建于南宋,后随着南宋的灭亡被毁。到元朝末年,张士诚割据江南,在杭州重设旱门十,水门五。凤山水城门便在凤山旱门东侧。 辛亥革命以后,随着城市的改造,杭州的城门和墙垣逐渐消失。唯独这座凤山水城门,即便经历了许多起起落落,却依然顽强地保住了横跨中河的一段。它也因此成了杭州目前仅存的一座古城门。  相似文献   
78.
我行我摄     
《旅游》2010,(1):12-13
在外旅行,摄影为我们带来许多乐趣,相机可以帮助我们记录下许许多多美景,令我们在以后的日子一次次回忆起那些稍纵即逝的瞬间和美丽的山水风光。但许多拿着相机旅行的人,在记录影像瞬间时显得很随意,回到家中看着自己拍摄的图片,往往又感叹拍摄匆忙。没有留下满意的图像。  相似文献   
79.
行者之旅     
<正>本期的晋商之旅是重头戏,从江西铅山到弋阳,继续行走。看龟峰的万种风情,在婺源,欣赏她宁静之美,超脱之美,这一路细细品来,山水诗画,风光无限。  相似文献   
80.
黄山画作是否总是呈现“可居可游”的真实的游赏空间?山水画作的形式构成层面是怎样承载着画家的趣味、情操和观念的?或者说,我们在作品与画家观念之间,阐释具有多大的可靠性?本文通过对晚明清初画家戴本孝《黄山图》的解读,试图回答以上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