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方向明 《南方文物》2013,(1):10-16,23
浙江省地处长江下游,面积仅10万余平方公里,虽然面积小,山地丘陵占据了大部,但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独特,除了全国最长的海岸线,钱塘江把浙江分为南北两块,浙西南的瓯江流域则又是独立的地理单元。浙北包括杭嘉湖平原和浙西北山地丘陵地区,这里是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的分布区域;浙西北山地丘陵地区同时也是杭嘉湖平原与宁镇地区交融的主要通道之一;  相似文献   
22.
从空间思维理论出发,探讨空间思维理论在山地旅游开发中应用。通过引入空间思维并剖析它的内涵,在思维对象、思维方式、思维过程等方面对旅游开发进行指导;之后浅析了山地旅游开发理论,归纳出山地旅游开发的理论模式;并进行综合,运用点式思维、线式思维、面式思维、体式思维等空间思维理念模式于山地旅游开发之中;最后以陕西省镇巴县山地旅游开发为例,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23.
《旅游》2000,(10):20-21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金秋时节的西山八大处层林尽染,红叶满山。新世纪第一个国庆佳节来临之际,首都北京又一届金秋盛会——第十三届八大处重阳游山会暨山地休闲运动节将于9月28日隆重开幕。  相似文献   
24.
王郁楠 《旅游纵览》2023,(12):191-193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迅速,山地旅游是乡村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利用文献研究法、灰色关联分析法等,调查、统计贵州省某山地旅游经济发展数据,并透过数据分析贵州省山地旅游经济发展影响因素,最后以数据结果为导向从持续化旅游发展、特色化旅游发展、宏观调控支持三方面提出贵州省山地旅游经济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5.
南岭山地作为沟通中国内陆与沿海以及南中国周边地区的重要通道,是多族群分布区。通过以南岭地区蓝山县南部400多个村落为对象,本研究充分挖掘该区域的历史资料和数据,从历史文献分析出发,结合历史地理学和历史人类学的方法,通过GIS的构建,分析明清时期军屯卫所对南岭山地乡村聚落变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明清卫所军屯的转型及其带来的土地拓展趋势,一方面造成社会组织的重组,一方面使得人群和聚落关系发生改变,导致瑶人瑶地向更高海拔的山地集中,造成了部分村落间的依附格局。这一进程形塑了南岭山地存留至今的历史事实和族群聚落景观。  相似文献   
26.
不少人只知道瑞士有自行车部队,其实,我军也曾建立过至少两支以上的自行车连队。1964年,中央军委从当时越南战争的形势考虑,根据我国南方山地丘陵多、交通不便的特点,探讨用自行车做运输工具。  相似文献   
27.
在身体的、非表征的理论转向下,新移动性范式中移动/停泊辩证范畴的引入对山地徒步旅游体验研究纵深化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以典型山地徒步旅游案例——雨崩徒步的用户生成内容为分析资料,对山地徒步旅游移动性实践中移动与停泊的内涵及二者间的转换问题进行了阐释性研究。研究发现:山地徒步旅游移动性实践是具身化的移动/停泊连续转换过程;移动包括随意性移动和目的性移动,停泊包括支撑性停泊和享乐性停泊。移动与停泊构建起一个斑驳陆离的转换空间,生成了兼容高峰与日常的具身体验;山地非功用性特质和修复性功能共同作用下的情感连带及身体“唤起—阈限—更新”的仪式过程是移动/停泊连续转换的动力,现代性侵蚀和工具性依赖则构成其转换障碍。  相似文献   
28.
《四川文物》2000,(1):62-67
安宁河是雅砻江的一条南北流向的支流,地处横断山脉中段东缘。安宁河发源于凉山州冕宁县北部。西源名中江河,发源于冕宁宁源乡牦牛山东坡之黑海,长约32公里。东源名苗冲河,发源于冕宁施乌乡北部菩萨岗与鲁坝之间的干海子,长约33公里。两源流至二道桥汇合名长河,长河南流9.5公里至安宁桥,名东河。以上河源地带山高林密,谷狭水急,为典型的山地河流,两岸不宜人类居住,也没有发现过古遗址。  相似文献   
29.
据新编《吴县志》、《苏州市志》载:在清康熙年间,“苏州葑门,种喇嘛稻,亦称西番籼,岁可两季,农历三月十八日谷雨前插秧结束,六月初四收刈完毕。第二熟六月十六日栽插结束,九月十五日收刈。”据《清稗类钞》、天津大学历史研究所白新良主编的《康熙皇帝全传》和由南京大学明清史研究室洪焕椿编的《明清苏州农村经济资料》等书载:康熙皇帝在听政之暇,选宫内丰泽园开垦水田数畦,种上玉田产的稻种,每年九月成熟收刈。某年六月下旬的一天,康熙又照例来到田边察看苗情。  相似文献   
30.
青海高原山脉地理格局与地域文化的空间分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早期人类与自然的相互作用是发生在相对隔离的种群与自然环境之间,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受自然环境的制约和影响。但由于交通、经济、科技等的高速发展,文化的交融和渗透十分普遍。青藏高原相对独立、封闭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现象。青海高原内部由于高大山脉的阻隔和屏障作用,文化的空间分异相对清晰,文化的交融和渗透还不十分广泛,在现代文化中保留有早期文化的特质。青海高原山脉分布的基本格局形成了不同的山地文化,在祁连山与昆仑山之间的湖盆地区产生了昆仑山文化,两山交汇处为昆仑文化的核心区;祁连山西北段为多民族融和的山地文化区,东南段的河湟谷地,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在昆仑山与唐古拉山之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藏文化,将其命名为唐古拉山文化,其内部以巴颜喀拉山为界分为康巴文化和安多文化两个副区。本文通过对青海山脉的地理分布格局与文化的空间分异作初步探讨,旨在揭示青海多民族环境中形成的文化体系,为青海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提供必要的背景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