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0篇
  8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蒋需苹 《神州》2013,(12):127-127
近代教育家夏丐尊先生曾经说过:"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幼儿教师最最可贵的品质就是对幼儿深深地爱,爱孩子应该把握爱的尺度,把爱释放给孩子,让家里的"小皇帝"们在教师爱的哺育下,自理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成为祖国的花朵。"  相似文献   
12.
以深汕特别合作区为例,借鉴依赖空间和交互空间分析思路,对基于共同利益而非对抗性的尺度政治过程进行分析。其中,深圳市对连续依赖空间的建构、汕尾市对依赖空间交互功能的挖掘、广东省在交互空间中的管制试验等分别定义了它们各自的依赖空间和交互空间,这些空间在多个尺度上相互重叠,并集中体现在深汕特别合作区这一新的尺度和制度空间中。在这种情况下,各行动者依赖和交互空间的性质、行动者间的相对权力关系以及各自掌握的不同资源等因素共同塑造了合作区的组织架构、管理权限和利益分配等制度形态。  相似文献   
13.
国家级新区的空间生产与治理尺度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殷洁  罗小龙  肖菲 《人文地理》2018,33(3):89-96
国家级新区是近年来备受瞩目的新国家空间类型。首先,论文从新国家空间的理论视角出发,认为国家级新区是我国新时期国家空间选择偏好从城市内部空间转变为城市群体空间的产物,是国家为参与全球城市竞争和承接全球产业转移而在城市-区域尺度上构建的新地域组织。其次,论文研究了国家级新区的空间生产,发现其在微观尺度上具有多尺度行政区跨界联合的特征,并且表现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机制。然后,基于空间生产与尺度重组的密切联系,论文同时研究了国家级新区治理建构的情况。通过分析不同类型的国家级新区空间治理结构,发现影响国家级新区尺度重组进程的关键因素,是新尺度与原有行政区划的耦合程度。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论文对国家级新区未来治理改革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张紫琼  Rob Law  刘挺 《旅游科学》2012,26(5):76-84
本文基于对香港居民的大规模电话调查,采用最优尺度回归模型,探讨出游动机和人口统计特征如何影响香港居民对旅游重要性的感知以及人口统计特征如何影响香港居民的出游动机。回归结果显示:休闲放松和发掘新事物是影响旅游重要性感知的主要旅游动机,家庭月收入和受教育程度是影响旅游重要性感知的主要人口统计特征;与亲朋好友聚会、社交、休闲放松、逃脱日常事务和发掘新事物动机最相关的人口统计特征分别是家庭月收入、年龄、家庭月收入、年龄和受教育程度,而性别对香港居民的各种出游动机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变革中的西方经济地理学:制度、文化、关系与尺度转向   总被引:27,自引:11,他引:27  
苗长虹 《人文地理》2004,19(4):68-76
1980年代以来,在社会科学日益走向多元化和"后现代主义"的背景下,西方经济地理学开始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急剧变动时期,无论是研究的主要论题,还是研究的内容、理论和方法以及表述的方式与风格,均经历并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与上一世纪50-60年代的"计量和理论革命"和70- 80年代的"马克思主义转向"相比,这次变革不仅发生在方法论和认识论层面,而且许多也发生在本体论层面,它使西方经济地理学的视角走向了高度的多样化和复杂化。本文在分析这次变革的起点:马克思主义转向及其批判的基础上,从制度转向、文化转向、关系转向、尺度转向4个相互交织的方面,系统勾勒了西方经济地理学理论视角变动的主线,讨论了这些视角变动的方向、成因、意义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16.
新国家空间理论的内涵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国家空间理论是对国家空间重构的系统性描述,它将国家空间看作动态的"过程",而非预定的、固定的"容器"。其核心观点为:①以社会建构的国家空间为研究对象,并关注其多维重构,尤其是尺度重组过程;②关注资本积累方式的转变、国家管制模式转型和行动者的社会政治斗争等多重动因;③关注国家空间选择性及其演变趋势,以及国家空间重构的分层特征。不过,该理论也存在若干不足,如缺乏对行动者的详细探讨、缺乏对尺度和领域以外的空间维度的分析、重构趋势仍有待验证等。尽管如此,新国家空间理论有效整合了人文地理学关于国家治理与空间关系的相关理论,对于全球化研究、城市和区域治理研究以及行政结构重组研究等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姚亦锋 《人文地理》2015,30(4):108-115
乡村审美空间蕴含着内在和深刻的人地关系理念内容,比经济效应有更深的自然情怀,是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感情基础,也是现代景观规划的重要研究课题。城市化发展过程中自然地理脉络破坏对于乡村景观是致命的。探讨以多尺度层面的地理景观建构乡村审美空间:在区域大尺度范围内设计地理视域观赏空间;在镇域中尺度范围内将生态文明和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安排在景观空间格局配置中;在乡村小尺度范围内造就素雅含蓄的村落景观。江苏省乡村具有四千年的历史,留下珍贵的人地关系文化遗产和审美烙印。从地理景观形态结构、格局演化进程与机理响应对照乡村审美空间景观,建构和谐安宁的画面境界;最终造就广阔地域的"美丽乡村"。  相似文献   
18.
尺度重组理论视角下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由中央政府推行的新的区域发展政策安排,旨在调控国家、区域和城市尺度之间的关系进而引导资本流动以实现特定的空间发展目标,因此可视之为新一轮国家的尺度重组。借鉴西方的尺度重组理论,本文主要从大珠三角城市在经济上的空间联系以及香港问题在政治上的领域关系等两个方面,探讨关系空间如何影响到国家的尺度重组,以及国家的尺度重组对城市的尺度重组的影响。研究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于重塑资本流动的地方空间,为“资本固着”提供社会活动平台,继续参与国际劳动分工,深化经济合作,提高区域的全球竞争力。与此同时,国家也通过尺度重组来解决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领域政治问题,通过新的空间规划把边界问题纳入一体化的经济发展体系之下,保证政治稳定。中央政府把国家建设的尺度下移到粤港澳地区,促进了粤港澳的城市发生多元尺度重组策略,包括城市内部的尺度上推和尺度下移,城市外部的合作联盟和尺度政治。最后,文章从区域发展的角度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带来的影响,讨论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与实践对尺度重组理论的补充和对认识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街区是构成城市的重要部分.街区的功能、形象等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发展,特别是街区位于城市中心区域时,是影响城市发展的重要元素.传统的城市大街区发展模式,追求土地扩展,引发了城市交通可达性不好、景观环境差、功能单一等问题,使城市发展受到制约.绿色制度追求集约型发展,构建高效、具有混合功能并且适合步行的街区空间,从而能够有效提...  相似文献   
20.
政治地理学中的领域概念辨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领域是政治地理学的重要概念,但是目前国内对领域的内涵缺乏深入的解读和整理。本文在梳理西方对领域概念的理论探讨的基础上,归纳了理解领域概念的三个主要视角,并基于西方相关理论讨论,提出了领域概念的四个基本属性,即多尺度性、多维性、关系性和生成性。继而,通过对西方领域理论的研究,提出未来中国政治地理学的领域研究应该加强的几个方向。本文对于深化政治地理学领域概念的理解,避免传统认识中的偏见和局限,以及更好地制定领域策略、展开领域研究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