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吴兴备志》是明代学者董斯张所作的一部吴兴地区地方志书,当时的吴兴即为今浙江湖州,因此该书是记载湖州地区历史、地理、人文掌故等内容的重要地方文献,修于明天启四年(1624)。董斯张,原名嗣暲,一名广曙,字然明,号遐周,又号借庵,浙江乌程人,生于万历十四年(1587),卒于崇祯元年(1628)。祖父董份,嘉靖间进士,官至工部尚书、礼部尚书兼翰林学士等,世宗时曾颇得重用  相似文献   
132.
《郭店楚墓竹简》中《老子》甲的“绝伪弃诈”的伪诈,指的就是儒家鼓吹的仁义,讲“绝仁弃义”比讲“绝伪弃诈”更贴切老子的逻辑方法,因此,今本《老子》应在郭店简本《老子》之后,郭店简本《缁衣》所引古《尚书》是真正的古经,以之比较晚出古《尚书》,清人关于后为东晋人伪作的结论并非无懈可击,仍可以再作讨论。  相似文献   
133.
惟光绪十有二年四月甲申,四川总督平远丁公葬于位,於戏,哀哉!凡圣哲之功德,必自视其欲然,郁郁其才而有余,犹得志之或难。窃微生之逢辰,交当代之英贤。极横流而既康,竭菁华而遂褰。惟伊人之徐步,特孤立而参天。逮爵禄之穹崇,藩西南而十年。果克终其令名,谓  相似文献   
134.
山西人经商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明清时期,大批山西人走出家门,外出经商,正如明代隆庆万历年间曾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参赞机务的张四维所称:“吾蒲介在河曲,土陋而民伙,田不能以丁授,缘而取给予商计,其挟轻资牵车牛走四方,则十室九空。”另有“晋省……民无恒业,多半携资外出,贸易营生”。“太原以南多服贾远方,或数年不归”。“晋省民人经营于四方居多”。“查晋省人,多系外出贸易”等史料记载。正因于此,数百年来,形成了山西特有的商业性移民现象。  相似文献   
135.
玉华宫三题     
陈晓捷 《文博》2001,(5):41-43,40
玉华宫建于唐初,本名仁智宫,是一处风景秀丽的皇家宫苑。贞观廿一年,唐太宗命工部尚书阎立德对其进行扩建,并改名为玉华宫。次年,太宗至玉华官避暑。高宗即位之初,因天灾不断,遂诏废为寺。显庆四年。赐玄奘法师在此译经。直至法师圆寂。因而。这里也是一处佛门圣地。唐代中期后,玉华寺逐渐衰落,但历代都有人至此游览,写下了许多诗文,为我们研究玉华宫一玉华寺提供了资料。建国后的几次考古调查及勘探,则为我们研究宫殿建筑布局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6.
在历史上,贵州一直被称为“烟瘴之地”、“蛮夷之邦”,是“贬官”流放的地方。贵州落后,开发较晚,但贵州人勤劳朴实,艰苦奋斗,虚心向中原发达地区学习,刻苦好学,以极其坚强的毂力,在艰难环境中,磨炼出了一批批人才,明清时,出了6000举人、700进士、2名状元、1名武状元。本着重介绍在中国历代王朝中担任过朝廷重臣尚书的孙应鳌等十一位贵州人的事迹。贵州人为光辉灿烂的中华明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7.
甘肃陇南地域偏僻 ,古代学者难以实地考察 ,注解《禹贡》的典籍和记载桓、桓水的地理文献往往出于臆测 ,影响了古籍的学术价值及使用价值。本文以躬身勘访获取的第一手资料为基础 ,结合大量书面文献 ,细心求证 ,基本理清了历代关于桓水、白水、羌水、西汉水等水道记述文字的种种纠葛和有关舛误  相似文献   
138.
李毅 《文史春秋》2005,(1):44-45
1949年9月,云南即将解放。蒋介石得到军统云南站站长沈醉的请示电报,回电时就八个字:“情有可原,罪无可逭。”蒋介石肯定了90名进步人士做出的事有点过份,但死罪难免。逭是逃跑,回避之意,“无逭”即不能放,该杀。《尚书》中有“自作孽,不可逭”,意思是自己做了坏事,不能逃避。正好当时密电收发先送云南省主席卢汉手中,  相似文献   
139.
我国古代只有句读,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标点符号。现行的标点符号,是在我国原有的句读的基础上,参考各国所使用的标点符号,逐渐发展确定下来的。在我国古代政治化及社会生活中有着广泛影响、曾经长时期被尊为经书的《诗经》《尚书》《仪礼》《周易》《春秋》,都没有标点符号,古人便把经书中这种不加句读符号的现象当作神圣不可侵犯的教条,把那些研究经书句读的人斥为不屑一顾的“章句小儒”,而在自己的写作实践中则着意摹仿、刻意追求这种“不加点”的做法。  相似文献   
140.
风雨尚书第     
立夏 《福建旅游》2005,(6):36-38
脍炙人口的古建筑明珠尚书第,是泰宁历史长河的一个驿站,是泰宁人文景观的一个窗口,更是中国古民居中之佼佼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