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1篇
  免费   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明十三陵 沧桑回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十三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北部的天寿山麓,是明朝迁都北京后13位皇帝陵墓的总称。从1409年开始营建长陵,到清初建造思陵,十三陵经历了二百余年的建设。其陵寝建筑规模宏大,体系完备,保存较为完整。陵区内共计葬有皇帝13人、皇后23人、皇贵妃1人以及数十名殉葬皇妃。除皇帝陵外,陵区内还有明朝皇妃墓7座,太监墓1座,以及行宫、神宫监、祠祭署等若干附属建筑。十三陵具有陵区建筑整体性突出,陵寝建筑制度独具风貌,自然环境幽稚壮观,保存较完好等特点。其历史遗存不仅是研究明朝陵寝制度,丧葬典制,祭祀礼仪,  相似文献   
42.
王丰 《文史博览》2006,(9):32-35
宋美龄是个标准的电影迷,蒋介石则未看过一部完整的电影; 她喜欢抽烟,但蒋介石在场的时候尽量不抽; 她把化妆当作是一种社会礼仪,而且很严格地划分“等级”。[编者按]  相似文献   
43.
平正 《宁夏史志》2006,(2):47-47
研究晋商的学者认为,清代晋商有两个明显的特征:封建性与进步性。所谓封建性,具体表现在一是封建政府把晋商作为政府推行财政政策和提供军饷供应的工具;二是商人与封建政府之间有着非常特殊的相互依托关系。山西票号,是晋商自明清以来经营了数百年之后的历史产物,在它身上体现的是封建体制下的进步性。我们去山西平遥县城游走观览,去王家大院、祁家大院欣赏那些依旧保存完好的明清以来的古建筑群时,就会想到晋商存在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44.
《纽约时报》里的晚清旧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学洙 《文史天地》2004,(10):34-37
重现一个世界大国之编年史的尝试当我在西南风书店买到仅剩—本的《帝国的回忆:<纽约时报>清观察记》时,该书已由三联书店出版三年,经第二次印刷,印数达17100册。书的编者郑曦原,为外交部二等秘书,曾在中国驻美纽约总领事馆工作三年,比较系统地查阅过《纽约时报》1853———1997年的对华报道目录索引,并阅读了其中408篇文电,从中选出了13l篇原始文电编成此书。这一工作获得当时中国驻美大使李肇星的支持,也获得《纽约时报》及纽约公立图书馆等有关方面的协助。《纽约时报》评价它是“力图以时报原始资料重现一个世界大国之编年史的伟大尝试…  相似文献   
45.
蓝武 《广西文史》2004,(4):66-72
广西地处岭南,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的主要边疆省份之一。历代封建统治十分重视对广西民族地区的设治与经营,各兄弟民族对广西民族地区的经济开发与社会发展均作出过重要的贡献,元代亦然。对元代人仕广西的女真人与回回人及其代表人物进行分析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广西地方民族史的了解,同时在深化我们对元代的职官制度及民族政策的认识方面也不无稗益。  相似文献   
46.
榕树俗称松树 福州人称榕树为“松”树。民谚说:“千年松柏万年松”其中第二个“松”字指的是“榕树”。福州人称“榕树”为“松树”,称“松树”为“松柏”。这是众约俗成的。松树和榕树都有万年长青的含义,要混为一起说也不是什么很奇怪的事。另据《康熙字典》载:“松”字,古作“寮”字写。“寮”字通”榕”。  相似文献   
47.
志选 《福建史志》2004,(4):11-18
一、文明的开端与早期开发。(一)古代闽越族。远古时代,居住福建的原始人类属于海洋蒙古利亚人种。根据三明万寿岩灵峰洞发现的距今18万年的旧石器时期文化遗址和漳州、清流、三明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人类牙齿化石、人工石铺地面等,证明福建早在18万年前已有人类活动,创造出远古文明。当时的原始人类,  相似文献   
48.
革命根据地新富农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中共领导下的人民民主政权,实施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农村中的封建土地制度被消灭或削弱,农民个体经济得到发展,一部分原来的中农甚至贫雇农在抗日民主政权的扶助下,辛勤劳动。努力经营,上升为新富农。这是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它的出现和发展,对于打消动摇封建土地所有制后农民发展生产的顾虑,鼓励他们劳动发家,对于克服根据地由于战乱和敌伪封锁造成的经济困难,起了积极的作用。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对新富农经济采取鼓励其发展的政策。在解放战争时期进行土地改革的过程中,对新富农的政策一度发生动摇,但很快得到纠正。  相似文献   
49.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具有不同的文化,本文主要从一下两个方面比较中西方礼仪文化:一方面中西礼仪文化具有共通性,不管形式如何差异,他们的基本属性都是固定或特定的言谈举止和社交形式的共通准则;另一方面,礼仪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又体现不同的内涵。因此要加强沟通与认识,促进不同文化相互理解与认同。  相似文献   
50.
1912年2月12日,清帝溥仪退位,中国延续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制结束。当时民国政府给予了清室“优待条件”八款:清帝退位后,其尊号不废,民国待以外国君主之礼;皇室费用每年400万元,由民国拨给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