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乌丙安 《民俗研究》2001,(4):203-204
《民俗研究》2001年第2期的头题重点论文《论俗信》是一篇好论文,它无疑是即将出版的《民间俗信与科学文化》的优秀导论,引起了不少专业学者和青年学子的阅读兴趣。但是,由于该文在引文注释中的大意或疏忽,使一些手头缺少相关著作的读者做出了错误的判断,为此应予以公开指正,避免以讹传讹。  相似文献   
12.
客家是我国汉族中一个独特的族群,自19世纪以来,客家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一个热点,客家文化也成为学术界一门显学。在这种表面的热潮背后,客家研究潜伏着不小的隐患。本文试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罗香林先生的《客家研究导论》为文本,深入剖析七十多年前罗香林先生的客家情结和问题意识,解读现阶段客家研究的新现象新问题,力图找出合理化、操作性强的方法途径。  相似文献   
13.
14.
吴英 《世界历史》2008,(1):136-139
由北京大学出版社作为"同文馆·历史学经典教材译丛"首部译作出版的<史学导论>,是英国著名学者约翰·托什教授为英国大学历史系"史学概论"课程撰写的教材.  相似文献   
15.
无论从史实出发批评罗香林过分强调客家的中原汉人血统,还是从族群理论出发批判其“族群中心主义”,可能都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罗香林先生研究客家时的社会情境和他对客家判定的标准。罗香林注意到了客家与畲民之间的血缘融合,从而发明和解释了“民系”理论,并注意从文化上来论证客家民系之优秀。罗香林先生对客家的界定,依据了客家人士的访谈,暗合了族群理论,也揭示了他那个时代客家人自我认同的地域范围。1930年代前后,在广东、福建、江西三省交界地,存在着对客家人和客家地区的自我认同,  相似文献   
16.
当我提笔写这篇文章的时候,首先得表示两个感谢:一是感谢兴宁县政协,是他们重印了罗香林先生1933年问世的大著《客家研究导论》(以下简称《导论》)并馈我一册,让我能一圆旧梦,重睹芳华;二是感谢嘉应学院客家研究所,是他们的盛情邀请,使得我能够抓住纪念罗香林先生诞辰100周年的机会,写出这篇早就该写而一直没有写出来的文章。时光回流到整整60年前,即1946年春夏,广东省立文理学院(今华南师范大学前身),从罗定县、兴宁县迁回广州上课。  相似文献   
17.
考古学导论     
柴尔德  安志敏 《考古与文物》2000,(1):85-91,,96,
译序《考古学导论》(AshortIntroductiontoArchaeolosv,1956)为英国著名考古学家柴尔德(VictorGordonChilde,1892-1957)生前的最后著作之一。它以一般的读者为对象,对于考古学的实质,专门术语的分析,作  相似文献   
18.
吴秀杰 《民俗研究》2010,(2):F0002-F0002
<正>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德国多个民俗学研究所将专业名称从"民俗学"(Volkskunde)改为"欧洲民族学"(Europ ische Ethnologie)或者"文化人类学",或二名兼用(比如哥廷根大学)。名称的改换意味着关注对象与研究取向的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19.
严复《政治讲义》文本溯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严复 190 5年撰写的《政治讲义》历来被认为是中国人自己撰写的第一部近代政治学著作。事实上 ,从其文本渊源来看 ,该书基本上参照 19世纪英国剑桥大学近代史教授约翰·西莱 (SirJohnSeeley)的著作《政治科学导论》 (AnIntroductiontoPoliticalScience)写成。严复政治思想之来源比较复杂 ,研究严复思想 ,不仅应从中西文比较的角度探讨严译文本 ,同样也要关注晚清时期的政治语境。  相似文献   
20.
英国流行人文地理学导论教材之评述与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英国时下流行的两本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人文地理概论》和《人文地理学导论:21世纪的议题》,分析了他们的优缺点,并与美国的同类教材进行了比较。《人文地理概论》基于后现代主义的理念,采用30人的大团队,全新的结构(基础+论题+背景三部分),试图展示当代人文地理学的多样性。后一本教材则以问题为导向,采用21人的大团队,充分利用地图、表格、照片、热点知识窗,用手册性著作的写法,全面展示了当代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缺点是视觉冲击力不够,缺乏对有关研究取向历史发展的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