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3篇
  免费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黔明寺今昔     
寺院概况 黔明寺座落贵阳市阳明路。清《贵阳府志》载:“黔明寺在府城内西南隅双土地街,明末创建,乾隆三十六年重修。”清初曾有行之显笃禅师住锡于寺,弘传禅宗。最初规模较小,经住寺僧众多年经营,寺宇逐渐扩充。 黔明寺坐北朝南,中轴对称,进门有山门影壁,大雄宝殿、大悲阁、藏经楼及客堂、斋堂建  相似文献   
92.
自古以来,“河南”(现是广州市海珠区的中心地区)是历史人文景观丰富、文化积淀深厚之乡,诸如钟铭、碑记和石刻等文物的蕴藏.十分丰富。无奈白云苍狗,世事沧桑,由于自然力和人为的侵蚀和毁坏,现仍幸存于世者也寥若晨星了。  相似文献   
93.
佟昱 《中国钱币》2010,(3):22-29
一、绪论 大多数顺治纪局钱的铸造地点都非常明确,这是因为每个钱局铸造的顺治通宝钱幕(除光背、计值钱外)都加铸了该局简称。例如户部钱局钱背铸“户”字,工部“工”字等。清政府在定鼎之后就力图改变明末币制混乱、体制不规、轻重不一等弊端,  相似文献   
94.
王玲秀 《丝绸之路》2010,(12):26-29
文殊信仰是佛教中的重要信仰之一。炳灵寺石窟各历史时期的洞窟中,随着佛教的深入传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石窟中文殊题材更是彰显出鲜明的时代特征,以清晰的脉络完整地折射出了文殊信仰从印度到中国,继而又从中国到印度的长期演绎、发展、传播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95.
杨磊 《沧桑》2010,(2):252-253
漆工艺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历代王朝工艺史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最早的朱漆木碗,到明清时期的林檎双鹂彩大捧盒,无一不体现出我国古代漆工匠的精湛技艺,也呈现出漆艺的材料美、工艺美和艺术美,在现代社会随着人们对精神审美追求的不断提高,漆艺这一古老文化将以其新的艺术形式在人们的家居生活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体现其特殊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96.
朱向东  王峰 《文物世界》2010,(4):40-41,53
<正>一、法兴寺的历史沿革及概况法兴寺原址位于长子县城东南的慈林山上。1984年至1993年春,因慈林山煤矿采掘面塌陷,造成寺院下沉,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该寺由慈林山搬迁  相似文献   
97.
在近期公布的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等单位关于辽宁义县奉国寺实测数据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笔者对该寺木结构几何解析关系的认识和调研,本文尝试从斗栱设计、屋架结构设计和材分与营造尺配合等方面进行反思,逆向寻求和推算原始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98.
《考古与文物》2012,(1):96-107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国家博物馆考古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西北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五方联合组成的早期秦文化与西戎文化考古课题组自2004年组建以来,在甘肃东南部及陕西西部经过多年连续不断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已取得多项重大考古发现和学术研究成果,将秦文化和西戎文化研究推进到一个新阶段。但随着考古调查、发掘与研究的深入,许多新的问题和困惑也产生了,特别是与周  相似文献   
99.
杨玉彬 《文博》2012,(5):33-36,67
摘要:“游丝工”阴刻线工艺发端于春秋晚期,流行于战国中晚期至东汉之际,至汉代这种治玉工艺日臻成熟完善,成为同时代玉作工艺成就的代表作。游丝阴线的刻划多是用细小勾砣旋切而成,组图形态有单阴线、双阴线、直线、曲线、短斜线等多种,此类微雕阴线本身亦有粗细、繁简、深浅之分。高濂《遵生八笺》所述的“双钩碾法、游丝白描”,仅是汉玉“游丝工”中的一种特殊形态,不能将其作为定义、判别汉玉“游丝工”的唯一标准。  相似文献   
100.
王志高 《考古》2012,(5):74-84,109
洪保墓出土的寿藏铭是对其生平事迹及郑和下西洋史料的重要补充。据寿藏铭及相关文献记载,从永乐元年到宣德八年的30年内,洪保曾经一次奉使西域、七次奉使西洋,与郑和、王景弘同列为宣德六年下西洋之正使太监。此外,据记载下西洋船队中确有五千料宝船,至正统六年洪保依然活跃在政坛。洪保墓地所在坟寺即宁海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