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1篇
  免费   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51.
汉代画像石中常见刻有文字的现象,按照刻画位置和文字内容可分为两类:一类刻在画像旁边专门设置的被称为"榜"的方框内,多称为"榜题";一类刻在画像画面外,多称为"题记"。前者字数相对较少,后者字数从十几个到几百字不等,刻于汉代墓地祠堂、墓阙及墓室画像石上[1]。从目前发现的汉画像石题记来看,时代最早的是新莽天凤三年路公食堂题记.  相似文献   
152.
2002年和2008年,为了配合西气东输工程建设,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中卫市文物管理所对常乐汉代墓地进行两次考古发掘,共发掘汉代墓葬46座,其中,5座西汉中晚期土坑墓人骨颅面部形态具有明显的欧罗巴人种特征。墓葬形制、随葬器物及葬式显示欧罗巴人群与中原移民高度融合。该墓地发现的有欧罗巴人种特征的个体,是迄今发现的最早进入黄河上游的西方人群,对研究汉代边疆居民构成以及民族融合与交流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3.
曹家庄墓地位于山西蒲县蒲城镇曹家庄村,时代介于战国中期至新莽时期。通过对该墓地随葬动物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随葬动物以羊为主,次为猪和鸡,鸡在汉墓中的使用频率较高;随葬动物的组合方式反映出其半牧半农的经济类型;多以牲肉随葬,所使用的部位主要为前肢,不用头、蹄;战国墓葬中随葬牲肉的性质可能与文献记载的“苞牲”有关;西汉武帝后期墓葬的用牲方式与匈奴墓随葬头、蹄的习俗有明显区别,应是对原有土著习俗的因袭,若其族群确为匈奴人,那么用牲方式的变化应是其汉化的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154.
2006年冬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等单位发掘重庆市开州区龙家坝墓地,清理了1座保存较好的带把刀形砖室墓,出土了一批精美的酱色釉陶,为研究峡江地区两汉时期埋葬制度增添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155.
叶家山晚商青铜器组多数器物上有族氏铭文,对研究商代晚期青铜器流通、商末周初青铜器矿料利用规律和西周早期青铜器“分器”制度具有重要价值。研究结果表明,这批器物有铸造和铸后受热两种组织形态;合金类型以铅锡青铜为主,另有少量锡青铜和铅青铜;这批器物使用的一部分铜料、铅料与曾国铜器和殷墟四期铜器相同,表明商代晚期开发使用的一部分矿料到西周早期还在继续使用中,而商晚期“锡料来源紧缺”,但西周早期曾国铜器锡料供应充足,这些锡料是晚商已开采使用后来被周人掌控,还是周人新开发的,亦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6.
《江汉考古》2021,(2):39-45,38
2020年4~12月,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在垣曲北白鹅墓地抢救发掘了9座两周之际贵族墓葬,出土了铜、玉、石、金等文物500余件套。其中,铜盒7件,M6出土5件,M4和M9各1件。铜盒均制作考究,应为墓主生前所用之器,其性质及功用有待讨论。  相似文献   
157.
《江汉考古》2021,(4):126-133,80
黄梅刘岳墓地M1出土楚、越式青铜容器具有不同的材质特征。越式青铜容器包括七件越式鼎及盉,采用了高锡的合金配比,锡含量均高于18%。楚式青铜容器组合完整,锡含量在10~17%之间,显著低于越式器物;其中盒形敦及盘、匜为锻制成型,铅含量较低。越式鼎的铅同位素比值与湖南地区部分东周青铜器较为接近,可能来自长江中游地区。刘岳墓地M1出土楚、越式青铜容器在合金技术上具有清晰差异,而在铅料来源上又具有密切关联,对研究战国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青铜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8.
《江汉考古》2021,(3):3-21
固厢墓地位于河南省临颍县固厢村东,2012年~2013年共清理159座古代墓葬。其中Ⅱ区23座西汉早期墓葬,随葬品可分为仿铜陶礼器组合,仿铜陶礼器与陶俑组合,以罐为核心的日用陶器组合三种形式。仿铜陶礼器组合为鼎、盒、壶加杯、勺,基本成对出现,显示楚文化对漯河一带西汉早期葬俗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9.
闫龙  张晨  林留根 《东南文化》2024,(1):53-68+197-198+200
江苏句容潘庄土墩墓D3发现墓葬11座和灰坑1个,为典型的一墩多墓结构,基本呈向心式排列。随葬品主要有硬陶器、陶器、原始瓷器和石器等,时代为春秋中、晚期相交之际。该土墩墓为研究宁镇茅山山脉西麓地区的土墩墓特征及丧葬习俗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160.
黄山墓地位于荆州古城东北约6公里的郢城镇黄山村和澎湖村境内,2002年6月至2004年10月,为配合襄荆高速公路建设,荆州博物馆对该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发掘墓葬600余座。其中40号楚墓出土了一批重要文物,本文报道的是该墓发掘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