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6篇
  免费   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149篇
  2011年   153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张树宏 《神州》2012,(12):248-248
生物课程中科学探究实验活动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学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的一种主要形式。生物探究性实验凭着它本身具有的生动、直观、形象、鲜明的特点,激发和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生物学信息的能力以及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2.
王学芹 《神州》2012,(12):260-260
把学生分成若干组,每次指定一组在老师的指导下把某一实验准备好,并做预备实验以保证课堂上实验的成功,并指定一人准备在课堂上做演示实验。这样做,把教学延伸到了课堂以外,学生对此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103.
林肃琦 《神州》2012,(13):375-375
主体参与式教学,即是一种教学方法,又是实现现代教育目标的一犬原则。其目的在于使学生主体性素质得到全面、和谐、充分,自由的发展,即培养学生主体独立自主的,主动积极的素质与能力,它根本区别于传统教学中忽视人格与个性发展的“服从型”人才培养观。  相似文献   
104.
张会荣 《神州》2012,(16):97-97
课堂导入是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和手段,它是课堂教学的必需环节,也是教师必备的一项教学技能;它既是学生主体地位的依托,也是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恰当的导入有利于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积极思维,唤起求知欲,为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取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5.
刘占兵 《神州》2012,(16):259-259
新课程改革虽已实行多年,但传统的数学接受式的教学仍没有得到根本地改变,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未得到充分体现,他们参与学习的态度、广度、深度还存在不少的问题。现代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的显著特征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个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使学生主动和谐地发展。本文就适合这一形式的探究参与墼数学课堂教学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6.
朱明发 《神州》2012,(16):330-331
天下没有不爱孩子的家长,但天下却有太多不会爱孩子的家长一—这是笔者十几年来从事家庭教育研究实践最深刻的体会。所谓‘不会爱”,就是家长教育行为本身存在着较多的误区,由此导致在家庭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方式方法等系统性的失误和偏差。  相似文献   
107.
刘英梅 《神州》2012,(19):277-277
高中新课程改革正在推行,生物教学也发生了很多可喜的变化。但是课堂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如:师生交流流于形式,缺乏思维深度:探究教学过于程式化,缺乏学生的有效参与;合作学习效率较低,缺乏有效的组织等等。那么我们怎样做才能进一步提高生物教学的效率呢?  相似文献   
108.
董玉仙 《神州》2012,(21):111-111
语文教学是充满“情感”的教学,是充满活力的教学,精彩纷呈的教学。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情感才能得到充分的熏染,智慧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个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张扬。笔者就语文教师在教学如何展开情感教学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09.
赵河山 《神州》2012,(21):54-54
小组合作学习是学案导学模式得以落实的有效载体,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载体。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和良好思考习惯的养成,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得以实现。如何营造小组合作的氛围,培养学生参与意识,激发学生合作探索的欲望,提高合作效率,使合作学习具有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0.
杨雪琴 《神州》2012,(21):70-70
随着整个社会对素质教育理解的加深,家庭因素对儿童心理的影响已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儿童的健康成长不仅与学校教育有关,同时也与他们生活的家庭环境息息相关。家庭对儿童的作用,不仅在于它所提供的生活保障,更为重要的则是它对人格形成的影响。家庭通过各种方式对孩子产生影响,而这一切都必然会通过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在所有的相互作用中,父母行为的直接作用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