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8篇
  免费   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41.
1751年以后的西藏政教合一制,历来被认为是西藏最为典型的政教合一制。在这一政教合一制下,其权力是如何分配的呢?本文认为,其权力为世俗贵族和上层僧侣所分享。世俗贵族中的大贵族占据了西藏地方政府中的一些高职显位,中、小贵族则担任了政府中的低级职务,他们垄断了西藏地方政府中俗官的位置;由转世活佛、寺院高级僧职和僧官组成的上层僧侣,是西藏核心权力的掌握者,他们在政府中占有压倒优势的地位,世俗贵族只处于从属的或者说附庸的地位。世俗贵族不甘心自己所处的这种地位,为了获取更多的权力,总是利用各种机会千方百计地向上层僧侣集团渗透,以至于在西藏形成了特有的披着宗教外衣的贵族政治局面。  相似文献   
142.
李若虹 《故宫博物院院刊》2021,(2):23-28,108,109
本文以《多仁班智达传》中有关多仁噶锡家族和六世班禅喇嘛交往的纪录为例,说明藏文史料和传记中除了大量以宗教事务为主的内容之外,还有一些有关个人交往的记录。这类史料数量虽不多,但却生动、翔实,史料价值很高,值得学者关注。作者从介绍《多仁班智达传》的不同版本的流传到成书出版的经过再到叙述多仁家族成员,尤其是多仁丹津班珠尔父子和六世班禅喇嘛家族私交的经历,强调高僧和贵族互动的重要性,从一个不同的侧面展示了18世纪西藏地方政府和清廷接触与互动的详情,进而指出如《多仁班智达传》这一类贵族世家传记,对研究西藏历史尤其是汉藏交往至为重要,可弥补汉文官史和藏文高僧圣传之缺。  相似文献   
143.
张晓慧 《历史研究》2023,(2):100-119+221-222
怯薛制是蒙元时代草原色彩最为浓厚的政治制度之一,不仅元人与之存在隔膜,现代学者亦有误读。怯薛制度建立之初,怯薛长的选任范围并非如《元史》记载限于成吉思汗的“四杰”家族,而是涵盖蒙古开国功臣集团。大蒙古国分裂后,怯薛制度作为重要的草原传统,在元朝和其他汗国中得以保留。受到蒙元时代汗位之争的影响,怯薛长选任经历了复杂的变动。《元史》所谓太祖创设的“祖制”,并非出自成吉思汗之手,而是元人对元朝政治的观察与总结。怯薛长的家族承袭,集中体现了怯薛制连结大汗与异姓贵族的纽带作用。  相似文献   
144.
20世纪浙江海盐黄家山、杭州余杭、半山石塘等多处墓葬出土原始瓷乐器,器形主要有甬钟、錞于、句鑃、镈钟等,礼制瓷乐器作为随葬物,为研究先秦埋葬习俗提供了实物证据。21世纪以来,先秦时期瓷乐器考古现有许多新进展。除浙江贵族墓继续发现外,在江苏无锡鸿山大墓亦有数量可观、质量极佳的瓷乐器,同时遗址中也陆续有出土。瓷乐器考古及分析为其产品产地溯源以及先秦时期礼乐等级制度、葬俗特征、越国音乐文化等维度的研究都提供了新材料。  相似文献   
145.
《江汉考古》2021,(2):39-45,38
2020年4~12月,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在垣曲北白鹅墓地抢救发掘了9座两周之际贵族墓葬,出土了铜、玉、石、金等文物500余件套。其中,铜盒7件,M6出土5件,M4和M9各1件。铜盒均制作考究,应为墓主生前所用之器,其性质及功用有待讨论。  相似文献   
146.
147.
周生簋铭文所见史实考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生簋(周字附加王字编旁,是当时别体)是传世著名的青铜器,共有两件。一件作于“五年正月己丑”,另一件作于“六年四月甲子”,其间相隔达一年之久。两件器中都铸有铭文,内容有关西周时代贵族之间的土地争讼。铭文中有一些疑难问题,始终没有解释清楚。下面将就铭文内容,略作考释,然后进行论述。为印刷方便,释文选用合于文意的通假字,不采取隶定方式。  相似文献   
148.
法国巴黎塞纳河畔的罗浮宫,历来为世人所瞩目。这座建于公元 12世纪的古老的皇家城堡,如今是法国国家博物馆和艺术品陈列馆。得益于法兰西优秀的文化传统,经过历代王公贵族的苦心搜罗,现藏于该馆的文物数量繁多,精品荟萃,各类藏品达 40多万件。成为整个世界文化宝库中一座重要的艺术殿堂。尤其在绘画、雕塑等方面,罗浮宫以其非凡的魅力而在今世傲视同跻。   然而,能够亲自走进罗浮宫的人,毕竟是少数。为了使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到这些传世佳作,在纪念罗浮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 200周年之际,巴黎造币厂特别发行了罗浮宫藏品纪念银…  相似文献   
149.
仁和 《收藏家》2000,(7):8-15
“满洲入关,典章制度,多仍明旧。而于华夏文艺,尤存情宏奖”。这是马宗霍在《书林藻鉴》清代诸家书法评传中的一段导言。典章制度如此,清代初期的宫廷书法同样如此。清代宫廷书法与宫廷绘画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同之处即宫廷书法与绘画都按照宫廷内部自身的发展规律,形成宫廷内特有的风格,与宫廷外书法差别很大。不同之处,即绘画在接受前代绘画遗风的同时,又融进西洋绘画技法,而书法则“多仍明旧”。顺治“以武功定天下”,营造大清帝国。到康熙时开始完善朝纲,同时开拓文化领域,尤其对书法的关注,主要表现为南书房的建立。《康熙起居注》记载,康熙  相似文献   
150.
蔡毅 《收藏家》2000,(5):42-45
清代宫廷生活同样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社会中带有文化氛围的器物,同样会影响清宫的使用。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清王朝发展的鼎盛时期。此时的宜兴古镇已发展成以制陶业为支柱产业的,享有“万家烟火”美誉的繁华重镇。(参见清嘉庆二年《重刊荆溪县志》)在那里生产的品茗佳器紫砂茶壶、茶叶罐等,已不再只是文人玩赏品茗的器物,由于它的日益精湛的工艺和品茗留香的作用以及文人墨客赋予它深邃的文化内涵,逐渐地被清代宫廷皇室成员所接受,使它成为贡品,进贡于内廷或皇室,有些则由宫中亲自下样定制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