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一、国难当头,宦官恃宠而骄。激怒众位武将 对于中原土人来说,公元1127年是充斥着屈辱记忆的一年。这年4月,中国历史上发生了所谓的“靖康之变”,宋徽宗、宋钦宗成为女真人的阶下囚,北宋覆亡。  相似文献   
52.
53.
新近发现的福建同安县《张氏族谱》,保存了许多有关明代成化年间司礼监太监张敏及其兄弟太监的资料。参考这些资料,可以厘清成化年间宫中事件与明孝宗幼年时期的某些史实以及《明史》记载的若干错误。通过这些资料的解读,我们可以了解到在福建地区这种有着坚固的家族、乡族组织的社会里,虽然在中国一般士大夫的道德认知中,宦官阶层是属于耻于为伍之流,但是有权势并且可以为乡里带来荣誉与实惠的宦官,却可以得到人们包括士绅们的肯定与赞扬,这又是以往研究宦官制度时所没有注意到的,值得引起我们的思考。  相似文献   
54.
痴姨     
南北魏时,宦官苻承祖得宠当政。他位高权重、声威赫赫,亲朋故旧争相奔走其门,以求沾光得利。  相似文献   
55.
有明一代,阉宦为害颇烈,史书称:“考其祸败,其去汉、唐何远哉!”其祸肇始于王振,越发于刘瑾,而致极于魏忠贤,此三人为明代宦竖中弄权害政之最可恶者,此外仍有汪直、梁芳、曹吉祥之流,其破坏力较王刘魏三人虽略逊一筹,却也极尽祸国殃民之能事。大明帝国之最后倾亡,此类群小作孽颇多,其咎难逃。然细观史书所载,此侪亦“间有贤者”,虽为数不多,今人于其同类为非作歹者深感痛恨之余,对其当中之一二贤者亦当有所注意,并给予公正首肯,以全前史之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56.
明代宦官,一直是明史研究的一个热点。最早的论述,多出日人之手。1949年以前,这个领域的研究只能算是略为着墨,多属杂谈、简说性质,刊载于通俗读物上,以飨一般读者。第一部具有较大影响的专著是丁易的《明代特务政治》(中外出版社,1950年;群众出版社,1983、2008年;中华书局,2006年)。此后,台湾学者有一些研究,但数量不多。进入上世纪80年代,国内学界对这个议题开始关注,进入了一个研究的繁荣期。就其成果而言,仅据笔者搜罗所及,有关论著即不下二百篇(部)。  相似文献   
57.
寺的起源     
《湖南文史》2009,(10):36-37
“寺”的本义是宦官和官吏办公的处所。《经典释文》中说“寺,本亦作侍。寺人,奄人也。”奄即宦官,后来称太监,故“寺”最初的本义是从“侍”这一意义而来的,乃是宦官的意思。《说文》云:“寺,廷也。”《汉书》注:“凡府廷所在,皆谓之寺。”如汉代的御史府,也称御史大夫寺,中央一级的常设机构有太常寺、大理寺等。秦汉两代建立的“三公九卿”制,三公的官署称为“府”,九卿的官署称为“寺”,即所谓的“三府九寺”。  相似文献   
58.
李莲英从咸丰六年(1856年)入宫,到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出宫,在宫时间长达52年。他是慈禧太后最宠爱的贴身太监,也是清代品位最高、权势最大、财富最多、任职时间最长的一位大宦官。  相似文献   
59.
南汉(917~971年)是唐末宋初存在于岭南地区的一个割据政权,历时半个多世纪,都城在广州(当时称“兴王府”)。最初国号为“大越”,以岭南为古越人居地故也:后因建国者姓刘氏,故冒称两汉刘氏后裔,改国号“汉”,史称“南汉”。南汉传四主:高祖刘龚(又名岩、陟等)在位25年;殇帝刘玢在位仅1年。中宗刘晟在位15年:后主刘张在位14年,共55年。  相似文献   
60.
宋杰 《史学月刊》2008,(1):34-43
汉代的廷尉狱位于廷尉府内,属于"诏狱",专门收审重大案件的涉嫌人犯,其中多有王侯大臣和郡国守相,东汉时还收押有宦官,他们在狱中拥有一些特殊待遇和权利.汉代"廷尉诏狱"一语另有法庭的含义."诣廷尉诏狱"的一部分犯人被安置在中都官诸狱,这是因为:一、廷尉狱容量有限;二、廷尉狱监护防范并非甚严;三、皇帝欲通过派遣使者直接控制案件的司法审判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