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1篇
  免费   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客家人是汉民族的一支特殊民系,其源头就在河洛大地,就在洛阳。  相似文献   
62.
青城镇位于甘肃省榆中县最北端,镇内完整地保留有甘肃省内规模最大的清至民国时期的四合院民居建筑群。本文从历史沿革、建筑风格、价值评估方面对青城镇古建筑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63.
中国人受儒家传统思想影响以及渴望科举功名带来的名利,因此敬重字的观念深厚。明清以来各地广设敬字亭(亦名惜字亭、圣迹亭、敬圣亭、笔亭、字纸亭),以供焚化字纸;人们对书有字的纸张,不敢随意丢弃,一定加以捡拾整理,汇集于敬字亭焚化;焚化后的灰烬,则会选定日期,送至海边或溪边放流。敬字风俗体现民众对知识的敬重,对于民风教化、建立善良风俗、鼓励学子努力向学。都发挥很大的功用。  相似文献   
64.
缙云道门进士第建于晚清。现存建筑规划严密,构造严谨,装饰精美,布局大小分明、主次有序,选址注重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居住功能之外突出防御功能,这样的宅第在缙云古建筑中绝无仅有。  相似文献   
65.
散落在岩画遗产区域左江沿岸的壮族传统村落,作为左江花山岩画遗产区域的构成部分,是左江流域壮族人经过漫长繁衍生息与文化变迁的重要见证,是乡土聚落与民俗文化的体现。左江沿岸村落受地缘与血缘影响,依环境、宗法、承续等因素在历史上自然延伸扩展形成,依水而筑、临江而居,蜿蜒型河道以及连接不断的河流阶地等地理特征,直接影响了沿岸村落的分布、选址、规模及其发展。遗产区域壮族村落现存传统的地居式民居,是在漫长历史过程中,由原单幢类本土干栏建筑,经过地面化演变后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组合类地居式民居建筑,对左江流域气温高、雨水足、湿度大的气候具较强适应性。对遗产区域传统村落的构成要素与形态和传统民居的构成要素与特点的认识,为左江岩画遗产区域文化景观的保护利用与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参考依据,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科学保护、有机更新与协调发展的积极对策。  相似文献   
66.
周详 《风景名胜》2016,(3):154-156
民俗狂欢节 河南浚县,古称黎阳,隶属鹤壁市管辖,是该省八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一座县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浚县拥有浓厚的历史文化,美丽的自然风景,人杰地灵,先民居住历史最早可上溯到六千年前,更重要的是在浚县历史文化和风景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让人们在观赏自然景观的时候受到历史文化的熏陶.  相似文献   
67.
袁因  韩旭 《中华遗产》2007,(3):54-55
从北京东三环的三元桥上机场高速不久,视野就开阔起来,在大片绿化带和四通八达的公路网之间,就是号称“中央别墅区”的寸土寸金的宝地。这里分布着近2000幢大小不同风格各异的别墅,无论是到CBD还是到首都机场都只有十多分钟车程,自然  相似文献   
68.
传统民居在今天的命运,取决于我们今天如何看待它的价值。除了少数因为年久失修而消亡,城市里的古民居现在大都以城市建设的名义成片拆掉了。我们看到的古民居大都是明清建筑,这些古民居勾勒的街巷是对唐朝以前里坊  相似文献   
69.
《神州民俗》2007,(8):24-24
客家山歌素有被称为《诗经》遗风的天籁之音,自唐代始,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客家人从中原南迁东莞后,为了躲避战乱和外人的侵扰,他们选择了以山为居。在山里田间艰苦劳作过程中,或遇到各种喜怒哀乐时,借歌声以宣泄。改革开放后,清溪客家山歌老一辈为曾醒、张焕为主,新一代以张健华为主的一班热爱客家山歌的人。[第一段]  相似文献   
70.
引言 罗香林所著《客家研究导论》在民国廿二年出版后,迅速引起国人热烈的反应,在全国各地报章上,学术刊物上,书评陆续出现。评论该书的人士,一般都对该书作极高的评价。如谢幼伟先生在《民国日报》所发表的书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