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3篇
  免费   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110篇
  2012年   154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唐代是中国花鸟画科的正式形成时期,据考证,当时擅长花鸟画的画家高手如云.但因年代久远,作品真迹早已遗失,今人已无从得知其庐山真面,通过唐代题画诗这扇窗口,对唐代花鸟画的审美价值取向作一探索。  相似文献   
52.
任江 《文物世界》2005,(3):70-71
“盛世收藏”,在中国当前改革开放、经济腾飞的年代,显得格外贴切。在十多年前,人们对古玩收藏的概念,还仅限于少数人的奢侈品。如今富裕起来的民众对古玩的收藏,一发不可收。全国大大小小城镇的收藏大众、收藏组织、古玩市场、拍卖会应运而生,各种介绍收藏的书刊、杂志、鉴藏专栏、电视、网络媒体更是纷纷杀出,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在人们生活富裕的同时,更需要精神生活的提升,眼下古玩收藏已经成为一种时尚。重视传统文化,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使人们的审美情趣返璞归真,这就是古玩经济成为社会生活新宠、得以持续升温的重要原因。在古…  相似文献   
53.
美术史上的创举——重读太行根据地的新年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过去,是为了更好地向前看,这是历史的辩证法。回顾战争年代太行根据地的新年画创作,继承发扬革命美术的光荣传统,对于我们今天执行民主开放的“双百”方针,繁荣美术创作,提高两个文明建设,乃至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审美水平,将会有极大的鼓舞作用。太行根据地是1937年建立的,  相似文献   
54.
马钧 《中国土族》2005,(1):57-60
藏传佛教信仰与审美体验藏传佛教,亦称西藏佛教或喇嘛教,是佛教传入西藏地区后经过改造融合后形成的一种佛教形态。青藏高原是这一特殊宗教形成的胎息地,后来它扩展到其他民族地区,发展成为族际性、地域性的宗教。佛教传入西藏是在公元7世纪左右。到公元18世纪达到极盛时期。传播的地区包括今天西藏的全境,四川、云南和甘肃的部分地区,青海大部分地区,内蒙古地区,新疆的蒙古族地区,还有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原苏联境内的布里亚特自治共和国(布里亚特蒙古)和图瓦自治共和国(唐努乌梁海)以及尼泊尔、不丹、锡金等地区。在我国信仰这一宗教的民族…  相似文献   
55.
钟敬文强调从多学科视角研究民间文学,该观点得到了民间文学界的普遍响应。从多学科视角展开研究是民间文学研究的一个特色。作家文学研究也不排除多学科视角,但是,任何文学批评形态都必须在审美批评的通领之下。而民间文学可以从任何一个学科的视角去单独展开研究,或从某几个学科的视角去进行研究,而不一定要在审美视角的主导之下。研究民间文学的多学科视角主要指历史学、民俗学、民族学、伦理学、语言学及文艺学等学科视角。  相似文献   
56.
杭州西湖申报世界遗产正式启动。2010年西湖将代表中国申报世界文化景观遗产。西湖在中国人心目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是自然美与人文美完美结合的典范,具有突出、普遍的遗产价值,这也是西湖申遗的最大优势。  相似文献   
57.
世人观赏文物,一般首先注意到的都会是文物的材质、造型、纹饰等等这些属于外观的东西,而且通常是一边目不转睛地盯着,一边嘴里还会不由自主地发出啧啧赞叹。对于后人来说,似乎这些文物的第一价值或者说唯一价值便是“精美”。有一天与社科院考古所的刘庆柱先生交谈时,却发现他不太强调“精美”,也就是文物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58.
在美术领域中出现异国色彩,是不同文化间碰撞交流时的必然现象。在这些现象中我们不难发现美术交流活动是在不同层次上展开的,不断在向纵深发展,规模在不断扩大,相互影响也在与日俱增,即按自身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或现实需要,去解读、选择另一种艺术。概而言之,这其实是一种文化选择的差异问题,艺术同哲学、宗  相似文献   
59.
维摩诘经变是佛教美术中普遍而又独特的题材,对中国文化思想乃至艺术精神都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从审美的角度结合石窟、造像碑及壁画中有关考古材料,对我国维摩经变从西秦到宋代的嬗变过程进行系统的研究,反映出不同历史时期审美意识、审美理想对维摩诘经变的影响,充分挖掘该经变中所体现的中国艺术精神的丰厚内涵,从而揭示出中国古典美学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60.
中国是个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文化恢宏的国家。秦汉以来,各个地方撰修的地方志书,积如丘山,浩如烟海,虽屡遭天灾人祸,流传至今仍保存有8000余部,12万卷之多。这是外国史学著作所不能比及的成就。“它纵贯千年历史,横及九州方城,是世界任何国家都无法与之媲美的一枝瑰丽的民族文化奇葩”。它与“二十四史”一起被国际文化界誉为中华史学“双璧”,是世界文明史上卓绝的系列珍品。①美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