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3篇
  免费   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110篇
  2012年   154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谭传凤 《旅游纵览》2013,(9):280-281
一本优秀的教科书它首先必须具备科学性、规范性与严谨性,同时还应具备艺术性。因为教科书既是引教一门学科的书籍和引导学生学习这门科学的范本,同时也是教书育人的工具。近些年我国学者继往开来,已出版了不少优秀的教科书,如绿树鲜花铺就了教育的春天。诚然,大多教科书都融汇了科学性、规范性与严谨性,这本是教科书必具的,但要体现科学性、规范性、严谨性和艺术性这四性齐备却有难度。因为艺术性往往为编著者忽略,同时一般出版社也并不推崇,其原因往往认为艺术性与教科书的严肃性相悖。故往往导致"一件好工  相似文献   
42.
旅游审美观照的发生有赖于旅游审美主客体自身所具有的条件,其一是旅游审美的人的主体地位的确立,其二是旅游审美主体心理机制的建立,其三是作为旅游审美对象的客体具有感性形式并能够作为感性形象自由显现.也就是说,旅游审美观照的发生,主体需要具有审美观念和审美感觉,不被种种实用的、功利的观念所占据;客体必须是可以被感知的实际的对象,具有丰富的美的潜能.这两个条件总体来说就是要求:主体要心“虚”,客体要物“实”(具有实在形象);虚以待物,实可入心,虚实综合作用便发生了旅游审美观照.旅游审美观照发生的过程就是主体的拟物化以及客体的拟人化的生成过程.  相似文献   
43.
佳士得  东艺 《中华遗产》2007,(4):148-149
鼻烟壶是地地道道的舶来品,其诞生地虽不在中国,却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而且长盛不衰,被誉为“集中各国多种工艺之大成的袖珍艺术品”。明末清初,鼻烟传入中国,进而引发鼻烟壶的制作,至今已有四百年的历史。鼻烟壶采用瓷、铜、象牙、玉石、玛  相似文献   
44.
古往今来,写山水诗的人很多,但其诗作的遭遇却大不一样:有些山水诗,即使一读再读,也难引起美感,因而难在读者的脑中留下什么印象;而有些山水诗,却过目难忘,且脍炙人口,流传至今。同样是山水诗,其遭遇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别呢?原因是前者只用平庸的笔调,描绘了一些山水的表面景色,既没有经过一番审美的思索,又没有抓住描绘的对象的特点,  相似文献   
45.
水域景观美学价值评价理论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水域景观是自然风景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学价值是人类审美和水域景观联系的纽带。水域景观美学价值的评价是天然水资源成为景观水资源(旅游资源)的先决条件,美学价值的高低直接影响水域景观的观赏质量,它是水域景观旅游价值评价的重要内容。本文首先根据人类神经生理、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探讨人类审美的主观缘源;再重点剖析水域景观的美学特征;最后提出水域景观美学价值评价的理论。  相似文献   
46.
龙门石窟的唐代佛教艺术 ,从窟龛形制方面所具有的厅堂式建筑结构及窟内地毯式雕花的装饰手法看 ,唐代洞窟在构造形式上反映着石窟建筑的世俗化情调。而唐代洞窟中比比皆是的供养人、伎乐人、力士、夜叉等人物形象 ,其时装服饰、面容仪表 ,则透露出现实社会各界人士的民俗化时尚。在唐人这种尽情贴近现实生活的创作意识支配下 ,龙门石窟的宗教造像无一不打上取悦时人欣赏习惯的艺术烙印。作者认为 ,所有这一切 ,正是佛教艺术东传我国以来 ,与东方社会文明相融濡沫的结果  相似文献   
47.
地方志编修的美学原则和审美标准,亦即方志述“精品意识”的标准要求是什么呢?我认为,总体就表现在它的时代精神、科学水平、化价值和社会价值方面。换言之,就是它从框架、内容和表述,是否达到了“结构谨严,条理通畅,展现生动,节奏鲜明”的要求,深刻揭示了历史事件发展内涵及其相互间的有机联系,把静态的资料变为动态的信息,从而有效地发挥出它的社会价值和致用功能(因为美,实质就体现着一种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48.
王大勇 《史学月刊》2005,(7):123-125
在先秦、两汉哲学和美学的基础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艺术获得了巨大发展。这一时期,曹植的《画赞序》确立了绘画艺术的地位,顾恺之的“传神论”提升了绘画艺术的审美特性,谢赫的“气韵生动”则成为中国绘画艺术审美与创作的最高准则。因此形成了魏晋南北朝时代绘画艺术鲜明的审美观念,即:重情感、求传神、讲气韵、法自然,从而为中国美学审美观的确立和发展,奠定了决定性的基础。  相似文献   
49.
专门从事篆刻与书画的艺术家,一般都有不少印章,或自刻或他刻.明清篆刻艺术大力发展,异军突起,形成独立的艺术门派,特别与书画的结合,从形式到内容都起了很大变化,更奠定了篆刻在艺术上的地位,闲章也得到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50.
“天籁”,即自然界的声音。古代诗人笔下的“天籁”丰富有趣,精彩纷呈,它反映了古人贴近自然.寓情于物的心态,也体现了古诗人的某种审美情趣。探析这一现象,对启发今人热爱自然、用心去读古诗文等都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