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4篇
  免费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141篇
  2012年   184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读书     
《山茶》2009,(11):153-153
《少雨的土地·漫步》 该书堪称自然文学的经典,十四篇散文体文章,从不同侧面展示了加州南部沙漠小镇及其周围土地的魅力。此书1903年第一次出版时便受到了读者的强烈追捧,而且经久不衰。在被誉为“美国环境主义运动之母”的奥斯汀笔下,沙漠不再是空旷贫瘠的代名词,而是富有活力的迷人风景。  相似文献   
82.
语言是文化的承载体,一个民族的语言集中体现了该民族的文化特点和民族精神。因此,一国语言政策的制定,语言立法的取向必然会受其语言文化的支配。通过对以民族优越感和使命观为价值导向的、以盎格鲁——萨克逊文化为核心的美国趋同型文化的分析来证明:正是美国这种特殊的文化维护了英语的绝对权威,主宰了以立法形式抗击双语教育的趋势。  相似文献   
83.
在探讨巴赫金的哲学思想时,大多数的批评家都倾向于用术语"复调"取代"对话主义"或者将二者归为一个概念。在巴赫金的著作中"对话主义"与"复调"确实是相互交织,紧密联系的,但笔者认为二者相互之间绝不可能混而代之。  相似文献   
84.
日本儒教中的家族孝主义是家族国家观的重要基础。但是作为幕藩体制下封建武士之间的道德,它无法直接为明治近代化的目标服务甚至形成阻碍。因此家族国家观虽然植根于传统的儒教家族主义,但又是对其不适应时代课题的部分进行修正后,重新建构起来的一种意识形态。因此带有两面性,不是简单的“复古”,也不是儒教家族主义道德的简单复活。虽然家族国家观在统合民众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由于其原理与近代国家原理之间存在抵触,致使家族国家观自身蕴含着重大的悖论。  相似文献   
85.
瞬息之城     
彼得·格温 《山茶》2009,(10):38-38
黑岩城每年有八天会成为内华达州最大的城市.其问人口堪比该州首府卡森城。每逢劳动节前一周.这座奇特的城市就从黑岩沙漠中崛起,接纳前来参加反文化节日“火人节”的5万名露营者。  相似文献   
86.
实验证明,生物学意义上"有两个母亲和零个父亲"的13只老鼠的平均寿命为842天,比正常老鼠长186天长寿的秘诀:有两个母亲,而且没有父亲——至少在老鼠身上如此。日本东京农业大学的科学家  相似文献   
87.
长期以来大陆通行一种说法 :九一八事变时 ,东北军对日本关东军的进攻未予抵抗 ,是张学良“忍痛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主义命令 ,使他蒙上“不抵抗将军”骂名 ,做了蒋的“替罪羔羊”。研究中存在一些误区 ,需要澄清。 1 .蒋介石、张学良之间并非简单的上下级关系 ,张学良具有相当的独立性 ,他与蒋的意见不同时 ,对蒋的命令可以不听 ,防守锦州问题即是如此。 2 .这一观点主要靠一些回忆录作依据 ,而许多回忆资料的说法存在种种漏洞。 3.事变前中国一方对日军挑衅采取“力避冲突”方针 ,对此蒋张二人具有共识。事变前蒋氏指示对日军挑衅采取“力避冲突”方针 ,对事变后张学良实行不抵抗政策不无影响 ,但事变前“力避冲突”与事变发生后“不抵抗”方针 ,二者有明显区别。 4 .事变发生后 ,张学良和荣臻等人的电文均证明 ,是张学良对东北军下了不抵抗命令。 5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 ,蒋介石和国民政府处置事变的方针 ,并非可以简单地归结为不抵抗政策。国民政府对事变的处置是 ,诉诸国联 ,并准备抵抗。四个月后就发生了一·二八淞沪抗战 ,采取的是“一面抵抗 ,一面交涉”方针。 6 .张学良晚年一再说过 ,下不抵抗命令的 ,是他自己 ,而不是中央政府  相似文献   
88.
祁龙威 《近代史研究》2003,3(3):249-262
自本期起本刊新辟“治史箴言”栏目 ,不定期刊登专家、学者的宝贵治学经验 ,希望藉此对青年朋友们有所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89.
近时学谈到儒家思想,取排斥态度,往往强调其大一统、一元论等,以为与现代多元社会实不相容;持同情态度,则喜宣扬其家庭价值、工作伦理、个人服从社会之类,以为有助於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谈到清代的儒学,则不是侧重其“科学”的朴学传统,张皇其“实学”倾向,  相似文献   
90.
后殖民理论与基督教在华传教史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陆基督教在华传教史的研究经历“文化侵略”、“文化交流”和“现代化”三大范式的转换之后急需建构新的研究范式。爱德华·萨义德等人提出的后殖民理论 ,特别对“东方主义”的批判为近代基督教在华传教史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解释框架 ,以重新审视传教运动对西方和中国社会的复杂影响及其与西方殖民主义权力体系之间的关系 ,向研究者展现了一个极为广阔的研究领域 ,因此应该成为今后基督教在华传教史研究的一个重要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