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4篇
  免费   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初三日起,三大寺喇嘛(僧继下山,入拉萨市。自藏历初五至二十六日,为喇嘛传召之期。在此期内,拉萨之行政、司法各权,改由哲蚌寺之铁棒喇嘛负责执行,政府机关一律停止办公,三大寺及拉萨附近各寺僧众,约二万余人,须于初五以前,集中拉萨”(朱少逸《拉萨见闻录》)。新  相似文献   
92.
《民族译丛》2002,(6):30-36
  相似文献   
93.
杨彦作品     
《收藏家》2009,(10)
杨彦 1958年生于青藏高原,回族,本名燕宁,字木一,养一,号本琦,大獒堂主,度一精舍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宗教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画院副院长、九三学社社员、南京博物院特聘研究员、北大资源美术学院教授、世界华人美术家协会山水画委员会主席。  相似文献   
94.
吕双 《民俗研究》2020,(3):79-88
明代宗教发展深受政治因素影响,但宗室对宗教的影响并未受到重视。山西晋王府自洪武时期就积极参与地方寺庙兴建,之后由于政局变动,其宗教参与陷入沉寂,但成化后再度复兴。朝廷的宗教管制及明中叶兴起的毁淫祠运动是晋王府重回地方宗教空间的重要契机。寺庙通过王府敕赐匾额免受地方滋扰,王府则由王府官、低爵位宗室、姻亲及其香火院的僧道来扩大影响。至嘉靖时,太原已形成具一定规模的宗教网络。也正是王府的参与,使地方私建寺庙被最大限度纳入国家体系。  相似文献   
95.
马腾  王逸涛  李耀学 《神州》2013,(1):142-142
民主是在一定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行为。在民主体制下,人民拥有着超越立法者和政府的最高主权。美国作为世界上的超级大国,其民主体制值得我们研究。  相似文献   
96.
郭丽英  耿昇 《世界汉学》1998,(1):115-121
引言19世纪中叶,法国虽然已有了对汉文佛典的翻译和研究,但其主要目的却是为了旁证印度佛教的史实。法兰西学院(CollegedeFrance)首任汉学教授雷慕沙(Jean-PierreAbel-Remusat,1788-1832)及其讲座的继承人儒莲(Stanislas-Julien,1797-1873),翻译了法显撰《佛国记》和玄奘著《西域记》①。两位印度学大师烈维SylvainLevi,1863-1935)及其弟子路易·德·拉·瓦曩—普散(LoutsdeLaValleePoussin,1869-1938),均认为汉文佛教典籍是研究印度佛学必不可缺的资料,也表明了与汉学家合作的重要性。这样一来,烈维与当时…  相似文献   
97.
关昕 《民俗研究》2016,(5):64-72
地方庙宇的发展变迁是讨论当代社会公共场域演进的必要议题。当代北京东岳庙的变迁历程展现了"民俗博物馆化"和"制度宗教化"两条演化脉络,再生的博物馆与宗教组织分别在各自的话语体系中译解着传统,对空间进行重构。两条脉络在同一空间里的交流与合作、碰撞与冲突,既映射着社会发展模式的多种路向,也关联着不同的科层治理结构和组织权责,体现了对"国家"的路径依赖。从庙宇的演进历程中,可以提供一个理解中国社会公共空间变迁与重组复杂机制的视角。  相似文献   
98.
心斋  才云 《中华遗产》2007,(5):96-103
“茅山道士”这个词我们并不陌生,但你一定想像不到如今的茅山有多热闹,想像不出茅山道士有多忙碌。以道教天生的世俗和亲和,我们甚至很难把它和严格意义上的宗教联系起来。“十万朝山”的盛况并不是现在才有的,现代人对茅山的痴迷似乎有些出人意料,其中所折射出的或许不仅仅是宗教那么简单。  相似文献   
99.
阴山 《中华遗产》2007,(5):48-53
建设和谐社会的构想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的文化。佛教寺院不只是烧香的地方,不能只单单把佛教看作一种宗教,还应该知道它也是一种文化。我们不能丢掉我们的信仰传统,一个民族的根是不能动摇的。——心澄法师语录  相似文献   
100.
在西方,民族意识是在文艺复兴之后伴随着宗教意识的衰落而发展起来的,并逐步取代宗教意识而成为联结社会成员的主要纽带。随着西方资本的跨国扩张,欧洲民族意识很快演化为极端民族主义——殖民主义。殖民主义利用民族主义的集体性所进行的大规模殖民,使得殖民地民族的意识觉醒,并逐步发展为反殖民主义的民族主义。印度后殖民批评家查特吉(Partha Chatterjee)认为,霸权主义与恐怖主义是民族主义在当代的两种表现形式,其共同特点就是把“民族”这个范畴本质化而没有认识到其中的构建性质及民族叙事固有的矛盾性。关于民族主义造成现代民族国家之间的不平等权力关系以及由此引发的暴力冲突,查特吉在后殖民民族主义研究“三部曲”中已经谈得很多了。本文从民族叙事本身的矛盾性出发,揭示民族叙事在构建统一体的过程中对于差异的忽略,进而审视民族主义如何“复制”了殖民主义不平等的权力关系,对疆界内的少数群体及妇女构成新的剥削与压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