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5篇
  免费   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149篇
  2013年   158篇
  2012年   216篇
  2011年   146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01.
102.
近年来,“东亚共同体”问题已经成了东亚各国学术界不同领域热烈讨论的一个共同话题。不仅如此,东亚各国的商界和政界的精英也参加进来,以不同方式鼓动和推进“东亚共同体”的构建。东亚各国经济上相互依赖的加深固然给“东亚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了有利条件,但不可否认,对迅速发展变化的东亚地区前景的担忧,是许多人鼓吹“共同体”意识的另外一种重要推动力量。经过千百年的演进,东亚似乎正处于一个十字路口:是像现在欧洲国家一样,超越民族国家的界限,形成一种新的共同体?还是要重蹈欧洲国家的旧日覆辙,在融成共同体之前也来一番你死我活的较量?无疑,对东亚历史的再认识是我们思考这一问题的起点。目前东亚国家不仅生活在现实里,也徘徊在历史中。东亚国家间关系中时隐时现的矛盾和问题,无不与历史的纠葛纠缠在一起。人们不仅要问:我们构建“东亚共同体”的历史基础有多少?或说历史能给“东亚共同体”的构建带来什么?正是为了解读这些问题,我们组织了这个专栏。应邀参加本专栏讨论的作有在国际学术界声明显赫的“学界泰斗”,也有初出茅庐的青年学子。尽管他们的地位和视角不同,观点差异很大,但思考的主线都是“东亚共同体”的历史经验问题,每一篇章都不乏予读以启迪的真知灼见。我们相信这组章会给“东亚共同体”的讨论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也欢迎更多的学界朋友加入到这一问题的讨论中来。“东亚共同体”成功与否恐怕不是取决于对现实的把握,而是取决于对历史的超越。而重新认知和梳理东亚的历史,或许正是我们能够实现这一目标的起点。  相似文献   
103.
历史与理论的关系,实质上是人类的社会实践与理论的关系,因此可以说它是人类的社会性思考的一个永恒课题。战后以来,西方国际关系研究的“社会科学化”和专业分工所导致的学科“碎化”趋势愈演愈烈,弊端也日益明显。20世纪后期以来,人们逐渐意识到,对于复杂多维的国际政治现象,任何一种研究途径都有其合理性与有效性的限度,只能解决部分问题。国际关系的学科边界极为模糊,这就决定了依托不同的知识谱系,打破相关学科间的藩篱进行跨学科综合研究的重要性。以国际关系的历史研究与理论研究之关联这个基本问题为例,优秀的论著表明,理论思考可以卓越地体现在历史叙事之中,而历史实例的娴熟运用则能有力地支撑理论建构。但多年来国内这两类研究颇有一种相互隔绝甚至厚此薄彼的倾向历史家常常只摆事实不讲“道理”,认为国际关系不过是对外政策及其实践之总和,并无抽象理论可言;理论家则言“义理”而罔顾事实,视历史研究为小道,结果把理论架空。有鉴于此,本刊特约请国内几位国际关系研究者,围绕几个具体研究领域来共同探讨这一主题。讨论的目的当然并非刻意高抬传统人文主义或任何单一研究途径的价值,而只是提醒人们举凡学术研究,无不靠事实与理论相互联系共同推进。历史研究是一切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历史  相似文献   
104.
论建立美术地理学之下的历史美术地理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历史原因,与美术历史同样对揭示美术规律起重要作用的美术地理学至今尚未及时建立起来,因而目前在美术地理学之下首先确立历史美术地理学学科概念,并进行学科之下的实际研究,从而促进美术地理学的建立与完善,不但极为迫切而且切实可行。本文就历史美术地理学在美术地理学学科体系中的意义与地位、历史美术地理学的学科概念与性质、目的与任务、内容与时间断限、与相邻学科的关系、学科建立的学术基础与先期成果,以及进行历史美术地理研究的相关问题等诸方面作了相应的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05.
高国荣 《世界历史》2005,(1):137-138
20 0 4年 1 0月 2 0日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世界历史学科评审组和《世界历史》编辑部组织在京的部分专家学者 ,就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十一五”世界史学科规划进行了讨论。座谈会由张椿年研究员主持 ,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史所的 1 0多位世界史专家参加会议 ,讨论制定规划的相关事宜。一、突出世界史学科的重要性。张椿年研究员指出 ,在制定世界史学科规划时 ,非常有必要重申和强调这一学科的重要性。当前 ,国家对哲学社会科学很重视 ,立项的课题、投入的经费在逐年增加。在这种有利的情况下 ,我们还…  相似文献   
106.
论民俗的易感染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民俗,民俗学家研究最巨,其他从事实地田野研究的社会学科多从民俗学家的直接描述与归类中获益良多。这是不言而喻的事实,不用多费笔墨。不过民俗究竟是什么,连民俗学家自己也在争论,而围绕这一争论最为直接的论著应该是高丙中教授的《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其中有详尽的对于民俗学学科史中有关民俗的界定,最后作者以“生活文化”作为民俗的实质内涵,  相似文献   
107.
《新疆地方志》2005,(3):31-31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秦其明在2004年召开的全国第二轮修志试点工作经验交流会上指出,全国地方志系统应统一“轮”和“届”、“第二轮修志”和“续志”的说法,他希望各地、各部门方志工作者充分重视这个问题,把相关概念统一到“轮”和“第二轮修志”的说法上来,以进一步增强工作术语的科学性.树立全国地方志系统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108.
从近几年方志界的争论可以看出,关键的问题不单是修志的几种模式和相关的概念如何确定,更重要的是如何正确认识各种模式的地位和选择修志模式的问题。由于创修只有一次,所以如同余绍宋、刘盼遂等学者分析过的那样,修志模式的选择主要还是对续修、重修两种模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9.
本文以九种<皇朝经世文编>为史料依据,考察近代科学知识从西方输入时,晚清社会大众如何进行文化和知识架构的调整,以试图认识近代科学的本质,形成自己对近代科学的认知体系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0.
认知学家认为,借代通过用突显、易感知、易记忆、易辨认的部分代替整体或其他部分,或用具有完形感知的整体代替部分,成为人们普遍的思维方式。然而,对于处于不同文化背景中的英汉语者来说,通常表现出对对方语言中借代表达的无法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