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9篇
  免费   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237篇
  2014年   459篇
  2013年   449篇
  2012年   368篇
  2011年   287篇
  2010年   166篇
  2009年   214篇
  2008年   222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朱崇峰 《旅游纵览》2015,(3):287-288
高职教育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旅游服务礼仪是高职院校集知识性、实践性为一体的实用性课程,是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客观分析目前该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积极探讨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的对策,对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2.
近年来,医院图书馆的管理工作在逐步进入网络化以及电子化的发展阶段。怎样将医院图书馆的管理工作落实到位,使服务的质量得到提升是非常重要的问题,而且做到与时俱进也是医院图书馆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本研究分析了目前医院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对相关人员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3.
论文从国内和国际公共图书馆立法的现状出发,阐述了我国公共图书馆立法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就立法中的公共图书馆经费来源、组织文化建设、服务创新、信息公平和文化休闲方面的立法问题进行了剖析,提出了公共图书馆事业的繁荣发展需要相应的法律作为保障。  相似文献   
54.
随着我国的科技实力不断增强,互联网深入发展,数字阅读越来越受到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的青睐,在数字时代下创新图书馆服务,将能够引领互联网时代阅读潮流。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调查研究,系统介绍了数字阅读的概念、特点、现状和问题,指出了数字阅读与图书馆服务创新相结合的方式,以期能促进我国图书馆在网络时代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5.
随着酒店之间竞争的加剧,酒店之间的竞争转向企业文化的竞争,除了在硬件设施上改进和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越来越多的酒店开始重视酒店的服务文化建设。本文分析了经济型酒店的问题:缺乏培育酒店服务文化的管理意识;缺乏员工培养的长远利益考虑意识;缺乏个性化的服务文化建设。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建设优良的企业文化;建立员工对酒店的归属感;提供个性化服务;以期促进经济型酒店服务文化的构建,进而促进其的发展。  相似文献   
56.
公共图书馆开展服务宣传周活动的目的是传播科学文化,营造良好阅读环境,引导读者文明阅读,享受阅读生活。本文对公共图书馆服务宣传周的现状和作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7.
王日根 《安徽史学》2015,(4):164-165
<正>一王红曼是厦门大学毕业的优秀博士生,获得的是历史学博士,但她的知识积累却是多学科的。她曾先后在厦门大学金融学和华东政法大学法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科研工作,跨越了历史学、经济学和法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因此,她的视野开阔,对近代中国金融业的参透也是很深刻的。王红曼博士自硕士研究生阶段起便选定金融史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并集中关注近代中国西南地区的金融  相似文献   
58.
当代中国社会史研究成果日益丰富,已成为当代中国史学界内外所关注的新兴增长点。然而,由于相关的史学理论研究尚未健全,在跨学科研究已逐渐成为一种学术风尚的情况下,学科边界问题并未得到当代社会史学界的足够重视。同样是研究当代中国,相比于社会学等学科,学界有必要坚持其史学本位。在跨越边界去借鉴各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之外,更有必要充分认识到本学科的独特价值。通过对《当代中国史研究》所刊载的相关论文的研究,梳理和总结当代中国社会史研究的现有议题与边界,并与社会学等学科作方法论层面上的比较,可以更深入地探讨、认知当前当代社会史研究的优势与不足。  相似文献   
59.
史学的发展需要不断地进行批判性的自我反思,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和调整发展的思路与方向。这种反思不但是一门学科不断走向成熟和具有生命力的体现,而且是该学科的研究者主体意识的表现。中国的拉丁美洲历史研究迄今已走过了百年的风雨历程,但其真正的发展却是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开始的,并在80年代和90年代初出现了短暂的兴盛局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90年代中期以来,拉美史这门年轻的学科却明显地出现了萎缩现象,陷入了困境状态。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我们已有的拉美史研究究竟存在着哪些问题?与国外同行相比存在着哪些差距?中国的拉丁美洲历史研究如何才能走出困境,实现全面复兴?这些不仅仅是这门年轻的学科本身所必须思索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于和拉丁美洲各国一样同属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的现实历史的发展也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有鉴于此,本刊特邀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王晓德教授主持了本期“问题与出路: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的反思”笔谈,约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和世界历史研究所、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单位的拉丁美洲史研究专家,就上述问题各自阐述了其真知灼见,进行了非常有意义的对话和交流。这组文章能否对改变目前中国的拉丁美洲史研究的状况有所裨益,我们将俟诸读者的评析。  相似文献   
60.
蒲利民  杨光 《世界历史》2007,(3):155-156
2006年10月15日至28日,应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世界史学科和武汉大学世界历史研究所邀请,英国伯明翰大学历史研究学院中世纪史系前主任、著名中世纪史和基督教会史专家罗伯特.斯旺森教授先后前往两校进行了讲学和学术交流活动。罗伯特.斯旺森教授1972年毕业于剑桥大学,获得历史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