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黄河,遥远东方的一条龙,这里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这里是古老文明诞生的摇篮!滔滔黄河水,养育了龙的传人,上下五千年,传承了古老的中华文明。  相似文献   
72.
佟佳江 《史学集刊》2003,(4):100-101
自从上个世纪 80年代以来 ,伴随清史研究的逐步深入 ,清代历朝帝王及其他重要历史人物的长篇传记陆续出版 ,惟独没有见到孝庄皇后的传记。孝庄是清代开国皇帝清太宗皇太极的爱妃 ,蒙古族 ,姓博尔济吉特 ,名布木布泰。她在皇太极晚年曾尽心竭力辅佐政务 ;皇太极逝世后 ,她又在满汉民族矛盾和满洲贵族内部斗争十分复杂的形势下 ,先后以皇太后和太皇太后身份拥立六岁的儿子福临和八岁的孙子玄烨登基当皇帝 ,并曾亲自统理朝纲 ,在奠定和发展大清江山的伟业中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 ,她没有、也不要任何政治头衔 ,一再拒绝“垂帘听政”的奏请 ,只…  相似文献   
73.
少昊、帝舜与大汶口文化(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文献及前人的论证,认为太昊、帝喾、帝俊及帝舜的名称是不同地缘和时代对同一文化集团的称谓;太昊与少昊是有着亲缘关系的两大部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或分或合,相互替代,最后合为一体。结合对大汶口文化分期与类型的分析,论定大汶口文化早期刘林类型是少昊的发源地,之后在庙底沟文化的介入下在汶泗流域建国,在大汶口中期前后统一了东方。文章对太昊、少昊诸族的考古文化属性做了初步的推测和认定,论述了大汶口晚期昊族文化的崛起,进而大举西进南征的大致过程,认为由于昊族文化的西迁,推动了中原地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从而形成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文明社会的到来。  相似文献   
74.
四千多年前,舜帝寻狩四方,来到恒山,见山势雄伟,遂封为“北岳”。北岳恒山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它海拔2016米,叠嶂拔峙,气势恢弘,被称为“人天北柱”、“绝塞名山”。  相似文献   
75.
明朝初年的政治舞台上曾连续上演了两幕削藩的活剧。两剧的导演,一是建文帝,一是永乐帝。建文削藩,激成"靖难之变",刀光剑影,干戈扰攘,结果皇冠落地,江山易主;永  相似文献   
76.
红颜怎样不薄命?作者给出了三个答案:贤德、隐忍和掌权。读者可有其他见解?古今文人常慨叹:红颜薄命!意思是说,美女命不好,不得善终。因为在男权社会里,女人的美丽不过是男人们的消费品而已。正因为是消费品,所以,男人们会"玩物丧志",丧了志  相似文献   
77.
腾兴建 《文献》2022,(1):101-111
学界普遍认为殷墟卜辞中的"帝某"是对直系先王的特有称呼。但在新公布的一批甲骨卜辞中有"帝己"这一称谓,它是对孝己的称呼,而孝己并非直系先王,这表明"帝某"之"帝"不是用来区分直旁系的,它与"嫡庶"之"嫡"的用法并不相同。"帝"本是天神的称号,与人王之间没有关系,但祖甲时期,为了强化王权,把天神的称号"帝"加之于已故先王的名号中,从而使先王逐渐获得"帝"的权威。这其实是在鼓吹"王权神授",宣扬王权神圣不可侵犯,人王称"帝"的实质即在于此。  相似文献   
78.
79.
舜帝传说在山西运城蕴藏丰富,以永济、垣曲、盐湖区为中心向周围辐射。在永济舜王庙与舜帝故里,舜帝信仰仪式基本湮灭,舜帝传说缺失;垣曲近年来重新建设了舜帝纪念物,重修舜帝庙,舜帝信仰仪式逐步恢复,在此过程中,舜帝传说强化与加固了民众信仰,盐湖区舜帝陵古庙会维系了舜帝信仰,传说兴盛,信仰普遍,仪式完备。在舜帝传说兴盛流传中,“超人间”叙事最为凸显,它是舜帝传说记忆的核心,也是舜帝信仰仪式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80.
宾阳中洞帝后礼佛图中共有五位供养人画像,其中,两位男性为孝文帝和太子形象的宣武帝;三位女性分别为孝文昭皇太后高照容、幽皇后冯氏和太子妃形象的宣武皇后高英。这是一幅以表现出行礼佛为内容的家族式画像,融合了佛事活动、孝文帝改制后的宫廷礼仪制度,体现了以仁孝为核心的儒家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