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17 毫秒
81.
梅盛每称香雪海,茶尖争说碧螺春。太湖春早,人面桃花,碧波放棹,春山一路杜鹃啼。身未远,心却融化在那盏嫩嫩的碧螺春里,桃雨柳烟,青山晴霁,春之太湖,安忍远足?春日里,太湖边最耐得消遣的日子就是一杯碧螺春新茶的微苦中慢慢溢出的满口生香。当然,能煨点刚挖的新笋就更靠谱了,红泥裹着的那种,炭火慢慢煨着,剥开后,嫩如羊脂玉,鲜甜清口。这种斯文的小食,和隽永清雅的碧螺春倒是很搭。爬爬茶山也是必须的,一则山并不险峻,可解消食减肥之需,二则围观一下采茶,也真是件茶余饭后的乐事。或可去农家  相似文献   
82.
光福杨梅     
正北方地冷无南果,最恨杨梅未得尝。极目杭山涎欲下,移家聚坞未能忘。若论带雨千金直,谁为和羹万里将。此日吾乡真不恶,红盐紫颗贮盈筐。这是明朝嘉靖年间,卢襄(吴县人,历任兵部主事、陕西参政等)写的一首《忆聚坞杨梅》诗:初夏时节,在北方为官的诗人追忆曾经移家光福,在潭东聚坞品尝杨梅的难忘而美好岁月,由衷地表达了思念故乡的深深之情。苏州太湖之滨的光福是苏州花果之乡,有梅花、桂  相似文献   
83.
本文以宋元以来太湖东部平原的水环境变化为基础,具体分析作为人居生活场所的聚落在形态、分布方面的适应性变化,并揭示其背后的自然与人文驱动力。宋以后江南人口压力的增大和水网泾浜化的发展,促使太湖东部平原聚落的形成模式逐渐归于两种,即低乡与高乡。低乡地表水充沛,聚落营造的原则以开浚河浜、排除积水为先,宅随浜而就,交通以行船为主,因而房屋沿泾浜分布,具有集村产生的条件。高乡地表水量不足,人们开凿河浜的首要目的在于引潮和蓄水,随之形成以屋宅为中心、浜随宅就的聚落格局。由于高乡河道浅窄不利于行船,住宅与河浜呈离散性分布,聚落形态以散村为主。本文研究证明,除社会经济因素的阶段性影响外,地势、河流水性、潮汐等地域性自然要素,对于太湖东部平原聚落形态的塑造具有本底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84.
秋阳 《贵阳文史》2015,(2):81-82
玉璧,始于新石器时代,最早见于太湖地区良渚文化墓葬出土的文物中,其所显示的乃是财富和权力的象征,一般光素无纹。待到商周,以苍壁礼天,并在璧面上琢以纹饰,这时的玉壁也就转化为祭祀的礼器。历史上遂有"玉不琢不成器"之说。作为历史文物,大多藏于博物馆,在古玩市场,偶尔也可以看到。不过,近日所得的一面玉璧,并非历史文物,而是当代玉制艺术品,而且出自西亚的阿富汗,岂不是新的丝路花雨,来惠我梦醒了的东方大国。近年来,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国中新的玉矿层见迭出。诸如内蒙赤峰的巴林石,后来居上,抢上制高点,而成为印石新宠;云南的黄  相似文献   
85.
宋康年 《安徽钱币》2006,(2):26-26,27
钱号与钱庄、银号的性质基本相似,系旧中国的一种独特的民间金融信用机构。早期钱号(包括钱庄、银号)大部为独资或合伙组织。  相似文献   
86.
87.
孟滢 《安徽钱币》2001,(3):32-34
很早就听说太湖余昌飞泉友收藏的“咸丰古钱”既多且好。在一天的上午,我访问了他,请他作介绍。  相似文献   
88.
太湖渔民,整天生活在湖上,全家人随着渔汛终年在太湖上漂泊,孩子们读书很难。为了使孩子能上学,将学馆办在捕鱼船上,在明朝时就很兴盛了,有明朝的孙子度《戈船诗》为证:“尝读眉山诗,雅羡鱼蛮子。宽如数亩宫,曲房不见水。亦有童子师,书声到水市。人生老戈船,头白何足耻。”  相似文献   
89.
无锡拾趣     
无锡位于江苏太湖北岸,沪宁铁路、京杭大运河和锡澄运河在此交汇,是太湖地区最大的内河航运中心和工业城市,我国江南的旅游胜地,有“小上海”之美誉。  相似文献   
90.
明清时期太湖地区蚕丝业是由中心区不断向外扩展的。明末天启年间 ,本地区蚕丝业出现第一次影响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的扩展 ,清代晚期 ,其蚕丝业的扩展又表现出新的特征。本文分三个阶段考察了本区域明清两代蚕丝业的分布状况 ,展现了这一扩展变迁的轨迹。同时从自然条件、经营蚕丝业的经济收益、蚕丝业发展的历史等方面探讨了其分布与变迁的原因和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