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环太湖地区新石器时代末期考古学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宋建 《南方文物》2006,(4):9-11
本文所指的环太湖地区新石器时代末期按时间先后为良渚文化晚期、以鱼鳍足鼎及细颈鬶为代表的文化遗存和广富林文化。自1999年末以来,这一阶段的考古学研究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首先是基本确立了该地区一支新的考古学文化,因其首先在上海松江的广富林遗址被辨识出来所以命名为广  相似文献   
52.
浙江湖州钱山漾遗址第三次发掘简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5年3~6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湖州博物馆联合对钱山漾遗址进行了第三次考古发掘,发掘面积达1400平方米。此遗址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即钱山漾一期文化遗存和钱山漾二期文化遗存,出土遗物较为丰富,主要为陶器、石器,还有部分玉器、骨器等。钱山漾一期文化的年代为距今4400~4200年,钱山漾二期文化的年代为距今4100~3900年。钱山漾一、二期文化填补了良渚文化到马桥文化之间的缺环,从而使太湖地区古文化的发展序列更趋完整。  相似文献   
53.
海岱和太湖地区宗教信仰与礼制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岱地区在意识形态方面表现出明显的祖先崇拜特点,礼制较多的体现在棺椁、陶礼器等方面。太湖地区特别是在良渚文化时期,表现出明显的神崇拜特征,王权、神权、族权三者结合得非常紧密,礼制较多的体现在玉礼器的使用上。海岱和太湖地区在意识形态上分别表现出注重世俗和注重宗教的特点。  相似文献   
54.
太湖大学堂,南怀瑾接待过无数的政商要人,这些人为什么要找他?在他那里又学到了什么?从中也能看到这个时代的一个剪影  相似文献   
55.
溧阳神墩遗址位于太湖西部,经先后三次考古发掘,发现马家浜文化相对完整的氏族公共墓地,清理出马家浜文化时期墓葬252座,婴儿瓮棺葬16座,房址10座,灰坑90个,灰沟1条,良渚文化墓葬9座,商周时期灰坑12个,灰沟1条。该遗址为重新认识马家浜文化的分期、分区、分界、类型和文化变迁过程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材料。  相似文献   
56.
骆驼墩遗址的发掘确立了骆驼墩文化遗存的存在,骆驼墩文化遗存代表了太湖西部山地向平原过渡地带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新类型。根据其自身的文化特征、相对的年代跨度、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周边同类遗址的空间分布,可将以平底釜为主要特征的骆驼墩文化遗存命名为骆驼墩文化。骆驼墩文化在其存在的时间段内,与长江下游的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宁镇地区的北阴阳营文化以及长江中游的大溪文化都有密切的交流。骆驼墩文化的发现,填补了环太湖西部史前考古学文化的空白,对深入研究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及长江下游古代文明的进程等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7.
太湖及其附近地区自晚更新世末期以来,由于内外营力共同作用的结果,经历着一个由沟谷切割的滨海平原景观,演变为蝶形洼地的泻湖地貌形态,其后由于出入口通道的变化,泻湖演变为太湖,并经历面积大小的伸缩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58.
太湖、巢湖蓝藻污染直接影响水源地水体,进而引起两地市民的饮用水短缺和饮水恐慌。从这一生态事件所引发的关于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可以用来指导我国处理类似的事件。建设生态文明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始终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要从这个事件吸取可以指导工作的经验。  相似文献   
59.
千百年来,人们总是习惯在陆地上生活,起居,劳作。似乎只有脚踏实地,心里才会觉得安稳。但在某些地方,还有些渔民长期生活在水上,一条船就承载着一家人全部的财产和生活。他们或以捕鱼、拾贝为生,或以船为家,随风飘摇,或生活在鱼滩上,点鱼灯穿鱼皮。他们逐水而居,常年漂泊在海上、江上、湖上,生老病死,婚丧嫁娶都离不开水和船。他们又被称作是“水上部落”或者是“水上吉普赛人”。  相似文献   
60.
<正>苏州吴江,东太湖畔的一方水土,费孝通先生名扬四海的"江村"所在,也是费老改革开放时期影响深远的"小城镇、大问题"样本所取。吴江多水。这一脉水,从远古流来,流到吴头越尾,汇聚成了古震泽今太湖,涌动成了古松江今吴江。水多情。因为水,吴江就多了往来的舟,就多了泊舟的桥,也多了留恋的亭和亭桥边流连的诗人。诗浴水,诗人乐水。千年吴江,沿某个方位演绎,也许就是一条灵动传承的"水脉":城脉在史,民脉在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