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8篇
  免费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看守所里熬了12年后,曾被判死刑的河南农民李怀亮终获无罪释放。虽已恢复自由身.但人完全“木”了。一听见叫他的名字,便条件反射般立马起立,大声喊“到”!  相似文献   
52.
新疆济木萨地区人口数量在清代呈曲折发展之势,人口与城镇发展均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利用清代新疆地方志及政书,复原乾隆平定天山南北至宣统年间4个不同时间断面的济木萨人口规模,展现其城镇发展面貌,为呈现清代新疆天山北坡东段人口及城镇变迁的区域特征提供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53.
正巢湖区域滨江环湖,地理位置独特,自古以来既是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优势区域,又是战争、灾荒和人口迁移频繁的区域。在这一特定历史地理环境下形成的巢湖区域文化,生发于中华先祖有巢氏构木为巢,成熟于八百里巢湖孕育的水乡泽国,在"楚头吴尾"交错中洗礼,在南北文化交融中成长。巢湖民歌,既是巢湖区域历史文化的伴生物,又从不同侧面印记着巢湖区域的历史文化。本文试图以区域文化史为视角,以民歌文化理论为支撑,力求对巢湖民歌作多层面的历史解读。一、巢湖民歌透视出远古遗风的家园意识  相似文献   
54.
吴喆 《文物春秋》2013,(6):38-41,47
2003年春,井陉柿庄壁画墓群内发现了同一家族的纪年墓,从而将这一省保单位的时代上限由宋提升至唐。所获随葬品虽寥寥,但系井陉窑相应时段的标型器。所出墓志对于研究唐代井陉治城位置,井陉驿路等问题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55.
汉末以至魏晋 ,进入幽州的一部分乌桓自东向西 ,经桑乾河谷向代北地区浸润 ;停驻阴山的拓跋部自北向南进入代北 ,向东与乌桓靠近。拓跋、乌桓语言相同 ,文化相近。它们在此后近二百年中共生于代北地区 ,经过复杂的冲突与熔融 ,终于形成既有拓跋部落联盟组织力量 ,又有乌桓勇猛善战精神的富有活力的拓跋部 ,担当了结束十六国局面的历史任务。拓跋、乌桓共生并无充分资料足证。本文探微索隐 ,形成一种思路 ,为古史中各族融合提供一个供研究者参考的个案设想  相似文献   
56.
在东海名城宁波,无论你徜徉于天一阁、银台第官宅博物馆,还是在保国寺、天童寺流连忘返,一种独特的装饰艺术,总会在旅游景点陈列的家具甚至建筑上时时映入你的眼帘。那就是“骨木、螺钿镶嵌”。“骨木、螺钿镶嵌”是在硬木板上镶嵌进牛骨、硬木或螺钿组成各种图案的一种装饰艺术,它以悠久的历史、精湛的技艺而享誉中外。  相似文献   
57.
庚辰龙年春节前后,中山市民间艺家协会组织了一个小分队,到市内各镇区对现存的木龙及传说作了一次深入广泛的采风活动,收获甚丰,包括找到刻有碓切年份的濠头村同治戊辰(1868)木龙。现在,我们已经可以肯定,作为中山特有一种民间艺术,木龙的起源不迟于明代,长洲乡现存的猪嘴型的明代木龙可作证明。  相似文献   
58.
东台开庄为江淮东部一处内涵明确的以龙山文化时期遗存为主体的新石器时代末期遗址,兼有少量良渚文化遗存.通过对遗址开展的浮选获得了水稻和粟等农作物,狗尾草和藜属等杂草类种子,芡实、菱角、栎果等其他可食遗存.稻作是开庄遗址良渚文化晚期和龙山文化时期最重要的农耕生产内容.农业在聚落生业中不占绝对优势,先民采集狩猎作为食物的重要...  相似文献   
59.
<正>文明的曙光晨过龙虬庄,我便驱车直奔扬州。大约一万年前,今天的扬州已经成陆于长江三角洲的冲积平原,气候温润,物产富饶。龙虬庄、周邱墩遗址的发现,不仅填补了苏北水网地区无古文化遗址的空白,也表明六、七千年前这里的先民已经种植水稻,产生了原始的稻作文化。西周时期,周武王灭了商  相似文献   
60.
苏秉琦先生为中国考古学留下的论述不多,但字字珠玑,篇篇经典;令人咀嚼,回味无穷。发表在《考古通讯》1956年第2期上的《西安附近古文化遗存的类型和分布》就是一篇中国考古学的经典文献(下文简称"《西安附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