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神州》2012,(16):17-19
1987年,在河南濮阳西水坡发掘出土的形意墓,距今有6500多年。墓中用贝壳摆绘的青龙、白虎图像栩栩如生,与近代的青龙、白虎形象几无差别。河图中四象、二十八宿俱全,其布置形意,上合天星,下合地理,且埋葬时已预知必被发掘。同年在安徽含山出土的龟腹玉片,则为洛书图,距今5000多年。据考证,形意墓中的星象图,可以上  相似文献   
42.
王仲殊 《考古》2012,(6):75-81,114
据《三国志·魏书》记载,魏明帝死于景初三年,少帝继位后,仍称当年为景初三年,但次年则改称正始元年。"景初四年"的年号实际上并不存在。日本出土的三角缘盘龙镜为东渡的中国工匠在日本制作,因不能及时得知中国魏朝皇帝改年号之事,所以在铜镜的铭文中使用了"景初四年"的年号。  相似文献   
43.
朋友说,在他的印象里智利这个国家就像个鞋拔子,除了山边就是海边,基本没什么平地儿.更倒霉的是这个"鞋拔子"正好在地震带上,头上喷岩浆脚下打哆嗦,家常便饭一般.撇去地震和火山的危害,这"鞋拔子"似的狭长地形,反倒丰富了智利的景色. 智利,这个世界上最狭长的国家,被称为是南美洲的"裙边",独特的地理条件使它成为种植葡萄的理想场所,那里出产的红酒有着让世界红酒爱好者流连忘返的魅力.但智利绝不仅如此,这一方纯净的土地给人们提供最合适的氛围去仰望星空.  相似文献   
44.
基德 《旅游纵览》2013,(8):36-39
看起来浪漫唯美的星空,却不是那么容易拍摄的,这需要拍摄者具有一些基本的天文知识、足够的耐心,当然还要有一颗热爱星空的心. 天文摄影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深空天体摄影,另一类是操作比较容易的星野摄影.星野摄影的拍摄内容主要是银河、星景、连带各种特色的地景,以达到广阔唯美的视觉效果.所需要的器材仅仅是,一部入门级单反数码相机,一根可控制快门速度的快门线,一部足够稳固的三角架,一台轻便的星野赤道仪,各种焦段的单反镜头,以及必备的广角镜头.如果没有赤道仪,画面上的银河及星点会呈拖线状.拍摄者可以根据拍摄环境和地景的不同,而选择性地运用赤道仪.  相似文献   
45.
我国古代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农业发达的国家。根据农牧业生产发展的需要,我国的天文学很早便发生和发展起来,传说牺和就是古代掌管天文历法的人。《史记·历书》记载:“黄帝考定星历”,同书《索引》引《系本》及《律历志》:“黄帝使牺和占日,常仪占月。……所谓‘占日’是指观测太阳,计算日子,等等。”汉代的画像石刻上,也常有“日御牺和”图。  相似文献   
46.
本文介绍了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所藏《唐书·天文志》版本特征,发现书间避宋讳,多用省笔和俗字,纸糙色黄,似元代印书多用之梗棒纸,认为是书为宋刻元递修本。  相似文献   
47.
以星宿代指地域或以星宿命名地名,是中国传统文化所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这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在地理学上的一个具体体现.本文列举了东北地区的几处以天文星宿命名的古代地名,对其中所反映出的"天人合一"思想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8.
晒盐法的发明是制盐技术史上的一大进步,它肇始于处于边缘地位的福建盐区.到明中后期,晒盐法因其经济、实用、高效的特点而被推广到诸多盐区.但是处于核心地位的淮南盐区却抵制这一新技术,直到清初才开始零星地试用晒盐法.晒盐法于明代没能在淮南盐区推广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煎盐法是和利于国家严密控制盐业生产的"团煎法"、"火伏法"、"簿历法"等措施相配套的,国家自然不愿意从根本上做出改变.处于核心地位的两淮盐区因受国家政策的钳制,故其在管理及经营模式上体现出被动性和教条性;二是晒盐法对明代盐业体制起着分化作用,加剧了余盐、私盐问题.  相似文献   
49.
郑慧生 《史学月刊》2008,(4):113-121
<晋书·天文志>是中国古代继<史记·天官书>和<汉书·天文志>之后的又一部重要的天文学著作,它记叙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天象变化及当时的天文学研究成果.问世之后,少有校勘,本来就有的和多年传抄印行过程中续加的错误都未能得到清理和纠正.1974年中华书局校点本出版,使用范围极广,但其<天文志>的校点工作也不能尽如人意.在多年伏案研究的基础上,只就学力所逮加以辨析,凡147条.  相似文献   
50.
申充  耿艺 《中华遗产》2008,(5):94-111
繁星灿烂的夜空具有挡不住的魅力.远古的人们在陶器上绘制太阳、月亮乃至星辰的纹样,以表达自己对于天空的崇敬。后来。这神秘浩瀚的星之海洋又与一个国家沉浮兴哀的命运牵系在一起.中国古代先人对于大自然的敬畏和对观星的倚重.造就了众多优秀的天文学家。也造就了大批领先于世的天文仪器.位于北京建国门附近的古观象台就是见证这一历史的宝贵遗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