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安徽两宋金银货币的发现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钱币》2006,(3):1-5
安徽银铤的铸造,至迟在唐代就开始了。1956年西安唐大明宫遗址出土4枚银铤,其中1枚为宣城郡所铸,系杨国忠用以进奉之银铤,呈条块状,唐制伍拾两,实测重2100g。錾文:正面一行,"专知诸道铸钱使兵部侍郎兼御史中丞知度支事臣杨国忠进";背面三行,"宣城郡和市银  相似文献   
122.
文章通过取样分析故宫毓庆宫修缮前裱糊纸样品,对其进行显微观察、纤维原料等的剖析,从而确定其所用裱糊纸种类及胶结材料的类型,结合纸张加工工艺及裱糊方法,探索清代裱糊纸的工艺做法,为古建裱糊作修缮提供事实依据。  相似文献   
123.
拙文所讨论的这品三字瓦当(图一),面径16.7厘米,筒瓦长度不清,当、瓦相接手法亦不清.它较早著录于日本<秦汉瓦砖集录>(昭和五年艺苑巡礼社刊)[1]及<书道全集>卷三,早年出土自中国陕西省,现收藏于日本.  相似文献   
124.
大理有两座“大唐天宝战士冢”,一座在市区天宝公园内的“万人冢”,前立有竖刻“大唐天宝战士冢”的墓碑,左右两侧分别立有明代云南永昌参将邓子龙“唐将南征以捷闻,谁怜枯骨卧黄昏?唯冇苍山公道雪,年年披白吊忠魂!”及郭沫若“天宝何能号盛唐,南征一再太周张。万人京观功安在?千载遗文罪更彰。我爱将军诗句好,人传冤鬼哭声藏。糊涂天子殃民甚,无怪蒙尘到蜀疆”的竖刻诗。  相似文献   
125.
毓庆宫位于紫禁城内廷东路,是康熙年间专门为太子胤礽建造的宫殿。雍正、乾隆时期,毓庆宫成为诸皇子居住之所,皇子时期的嘉庆帝便居住在此。嘉庆帝对毓庆宫怀有十分深厚的感情,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以毓庆宫为主题的诗句贴落,为了保护和延续贴落画寿命,再现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采取古代书画的传统修复技术对其进行重新修复,使这幅佳作最终重现原貌。  相似文献   
126.
正两汉400余年历史共产生了20多位皇帝,其中汉武帝刘彻执政54年,创下了汉朝皇帝在位时间的最长记录。他统治汉帝国的半个多世纪里,汉王朝进入全盛时代。可是,这样一位雄才大略的帝王,却在他的迟暮之年演出了一场父子相残的历史悲剧。一、渐生嫌隙汉武帝16岁即位,此后的12年中,未有皇子降生。直到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才由卫子夫诞下刘据。初得子嗣,武帝内心的喜悦是可想而知的。因为生下长子,卫子夫很快被册封为皇后,而刘据则在7岁的时候以长  相似文献   
127.
安史之乱的产生,是突如其来的。面对这一突发事件,当时诗人作出了不同的反应。通过排比相关史料,考察当时诗人在面临这一事件时的第一反应与举措,对於研究当时人的心理是很有意义的。关於李白对安禄山叛乱一事的态度,前人多由他於天宝年间北上幽州一事谈起,因为李白在《赠韦良宰》一诗中已明言他当时在幽州就已觉察到叛乱的危险。  相似文献   
128.
摩羯与摩竭来自外域图像之译名,本各有所指,译语已有混用现象。辽代黄道十二宫图中以摩竭图像取代摩羯。近十余年来,文物、考古界又以摩羯一词取代摩竭,但从现已出土的图像来看实为摩竭而非摩羯。摩羯、摩竭虽古已混淆,但当今文物考古应视图像为准,定名要规范化。  相似文献   
129.
冉万里  张佩玲  刘呆运  李明 《文博》2023,(1):10-20+2+113
M39的埋葬年代在天宝十一载(742),墓主人为韦氏家族的韦婢娘。墓葬形制为带斜坡墓道的长方形单室土洞墓,不论形制还是规模,都属于唐玄宗时期的中小型墓葬。墓中出土的镇墓兽、男女俑、生肖俑等,与唐代长安天宝年间墓葬出土的同类器物的特征一致。该墓有墓志出土,年代明确,为研究这一时期的丧葬制度、韦氏家族的盛衰等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30.
纯阳宫,其单体建筑看似平凡、低矮,但就其整体来讲则是井井有条,相互照应,博大严谨,充分表现出道教追求既朴实又广阔、人与自然和谐的审美心理,也是“天人合一”思想在建筑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