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6篇
  免费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水与盐对云冈石窟石雕的影响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佛教石窟艺术是中国悠久而灿烂的古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极其珍贵的化旅游资源。云冈石窟是我国名的三大石窟之一,也是闻名中外的世界化遗产,它开凿于公元5世纪,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千余年来,由于自然界各种营力的作用,石窟的风化现象十分严重。几十年的研究表明,  相似文献   
122.
考古出土饱水竹、木、漆器脱水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竹、木都是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木质素组成的有机物质。考古出土的竹、木、漆器在地下埋藏了千百年,长期受到地下水和多种盐类及微生物等的侵蚀,糟朽情况严重。特别是在我国南方地下水丰富的地区,如湖南、湖北等地出土的竹、木、漆器都吸饱了水分,有的含水率竟达1900%。这些饱水竹.木、漆器若不进行科学处理,一旦水分挥发干燥后,便会发生收缩变形和开裂,直至毁坏。  相似文献   
123.
《中国文化遗产》2004,(3):62-62
1957年、1958年河南省信阳长台关2座战国墓出土了700余件漆木器。这些漆器大都为木胎,胎质厚重,木质纤维素严重降解,木胎腐朽,含水率一般都在600%左右,有些泡桐木甚至高达1562%,器物的脱水定型问题一直未能解决。在90年代初河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研究所、郑州工学院联合完成了这批漆器的脱水定形研究,以蔗糖作主要填充  相似文献   
124.
应一平 《文博》2009,(3):56-59
蓝瑛存世画作颇丰,但完整的法古册页并不多见。这套晚年册页是其撷萃古贤英华、尊崇传统的心境写照,对于深入研究他的艺术成就与画史地位,增加了新的珍贵史料。他崇古、仿古的执著信念对于当下画坛缺乏传统根基的笔墨“创新”形成殊观,具有矫枉过正的参照作用。  相似文献   
125.
邵安定  张勇剑  夏寅  段毅  杨军昌 《文博》2009,(6):468-472
2007年6—7月,在位于西安市长安县北里王村村东的上洛县主墓中,出土了一批色彩鲜艳的彩绘木俑。因该墓葬曾遭受早期盗扰,出土时木俑较为凌乱摆放在墓室前厅,原来的摆放位置已被扰乱。出土的彩绘木俑均有不同程度的腐朽,其中部分彩绘木俑保存较完整,部分有残缺;整体彩绘保存相对完整,局部有脱落现象。由于长期遭受墓葬环境的影响,所有的彩绘木俑出土时都处于亚饱水状态,而且机械强度较低,没有彩绘或彩绘脱落部位的木胎外观变黄、变脆。这批木俑的木俑颜色鲜艳、姿态各异,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对研究明代民间的宗教信仰,以及葬丧习俗也颇有裨益。为了保护这批珍贵的文物,通过对比试验研究,采用自然脱水法使其脱水定形。使用3%PrimalAC33的水溶液对其彩绘层进行加固保护。同时,在保护处理的过程中,通过显微观察以及一些科学分析手段,对这批木俑的制作方法、装饰材料及工艺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与研究。  相似文献   
126.
为解决出土浸饱水漆木器的脱水定型,采用硅胶法将出土浸饱水的漆耳杯和漆盒表面用75%的酒精棉球擦净,经软X射线对胎质进行无损检测后,用电火花打孔,然后放入干燥器皿内的托盘上,同时放入称量的变色球形硅胶,反复更换硅胶量,每次更换25g,每810天更换一次。待硅胶不再变色,器物不再减重,脱水定型完成。结果表明,各件器物平均脱水量为121g。其中,漆耳杯平均脱水率为140%,漆盒盖为120%。说明此法效果良好,值得进一步完善,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27.
水踏子     
南通称得上典型的水乡,密布的河网串起了江海平原上的村村落落。农家人沿河而居,水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连接河水与人的台阶通道,就是南通方言所称的“水踏子”。水踏子沿着河坡,从河岸一直延伸到水面。以前,农家人从浇灌菜园到洗衣做饭,用的都是河水。为了上下取水方便,农家人在临近的河边总要修个水踏子。  相似文献   
128.
129.
韩江,广东第二大河流,流域包括广东、福建两省二千多万人口。但是,对于韩江名称、源头、长度以及流域面积等的记述,有关志书、辞书说法不一。作为较具权威的《潮州市志》、《潮州市水利志》与《辞海》,其说法既不一致,也同样都不见得准确,使读者难信谁是谁非,无可适从。现摘录如次,对照分析,考证辨正,以求能得到较正确的答案。  相似文献   
1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