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64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139篇
  2021年   125篇
  2020年   186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237篇
  2014年   1666篇
  2013年   1860篇
  2012年   2089篇
  2011年   1400篇
  2010年   607篇
  2009年   686篇
  2008年   681篇
  2007年   397篇
  2006年   391篇
  2005年   386篇
  2004年   256篇
  2003年   293篇
  2002年   306篇
  2001年   205篇
  2000年   160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41.
刚刚成为“过去完成时”的 2 0世纪中国的匆匆百年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史上却是遭遇前所未有变故、挑战和机遇的漫长而又艰辛的百年 ,也是传统中国向现代中国转型中曲折而又奋进的百年。对这百年历史给以科学、理性、宏观、深邃的历史透视 ,总结其智慧、经验、教训和启示 ,是当代学人的职责和使命。为此 ,我们拟专设几期 (不定期 )“2 0世纪中国社会转型问题笔谈”栏目。此次约请和组织刊发的耿云志先生、李良玉先生和徐思彦先生对 2 0世纪思想文化史解读的精彩高论 ,为本栏目第三期。通过几期这一笔谈形式的探讨 ,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这百年历史 ,有助于推动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深入和活跃 ,则是我们最大的愿望。在此 ,我们竭诚欢迎和邀请精治此百年历史的学术各界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给这个园地以热心关怀和鼎力支持 ,并欢迎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942.
高度重视20世纪世界史教学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安年 《史学月刊》2005,(10):23-26
上一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世界史研究涌现出了像六卷本《美国通史》、"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丛书"、"英联邦国家现代化研究丛书"、《世界文明史》等或具有里程碑意义、或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新成果,同时出现了若干令人欣慰的新变化与新趋向,如研究领域的拓展,学术视野的开阔,新的学术生长点如世界现代化史、经济-社会史、日常生活史、生态环境史、文化史和思想史研究的兴起等。由于许多新的史学生长点在中国世界史领域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因此全面总结近十余年来中国世界史研究的新变化也许为时过早,但对其中的个别领域进行初步的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提高中国世界史研究的学术质量和水平进行大胆的新构想,或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新建议,还是可为的。鉴此,《史学月刊》编辑部约请了王乃耀、李宏图、阎照祥、黄安年等先生就他们各自所关注的史学领域,结合自己的研究,对近年来中国世界史研究的新变化、如何提升中国世界史研究的水平等问题,发表自己的观感、思考和建议。我们诚恳希望有更多的世界史学者来密切关注自己所从事的研究领域的新变化与新趋向,提出更多的新思考和新建议,并将观察和思考所得惠赐本刊,以飨读者。来稿径寄《史学月刊》编辑部,或将电子稿发至本刊电子信箱:sxyk@henu.edu.cn。  相似文献   
943.
李零 《史学月刊》2005,(11):7-8
战争是历史感最强的事件,人们往往在战争期间而不是和平年代才会说自己在“亲历历史”。然而战争也是社会总体代价最大的游戏。对此,两千多年前的古人早就有比较清晰的认识,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成公十三年》)云云,就是这种认识的概括与揭示。与之相联系,中国军事历史也有丰厚的积淀,成为中华文明的主体构成部分。在今天,人们要正确认识和全面把握中国历史发展的脉络,总结中华文明的辉煌成就,从历史中借鉴经验,汲取启示,就不能不重视对军事史的研究。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国家有关军事史的研究处于相对沉寂与薄弱的状态。这既表现为研究成果数量有限,影响微弱;也表现为军事与历史的结合方面存在着种种欠缺,严重影响了军事史相关研究成果的科学性质与质量提升;更表现为军事史研究领域内部各个分支发展上的无序性与不平衡性。这些不足,直接导致了军事史研究被学术界置于边缘化的尴尬境地,进而制约了历史学整个学科建设的发展。值得庆幸的是,近年来漠视军事史研究的局面正在逐渐得到改变,其研究的内容渐趋充实,研究的方法渐趋多样,研究的成果渐趋丰富,从而为军事史研究的全面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军事史研究的影响在学术圈内外也有了一定的扩大,社会大众对于军事历史知识的普及提出了亟切的需要,这就为军事史研究的深化提供了很好的氛围和条件。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规模并不大但却在军事史研究领域中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首届中国军事史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10月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30余位学者参加会议,对军事史研究中一些带有共性的基本问题展开了充分的讨论。本期刊出的几篇笔谈,正是会议学术信息的部分反映。我们的目的,是期望能以此激发人们更为关注军事史的研究,使之成为历史学研究中新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944.
周少川 《史学月刊》2005,(9):96-102
许衡从理学的基本命题出发,对社会历史的盛衰原因进行思考,他认识到历史变化的必然性以及盛衰治乱的对立统一关系。许衡将是否实行王道德治作为判断历史盛衰的标准,主张无论君臣都要“以公为心,以爱为心”,并阐明了一系列正君心、求民心的思想。许衡具有鲜明的通变史观,他结合当时的社会实际,总结历史经验,为元朝统治者论证了“行汉法”的必要性和具体内容。许衡论史而求理的思考,对于提高元代历史观的哲学思辨能力十分有益。他的历史思想对于元代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建设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也有利于蒙汉等多民族文化的不断融合与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945.
夏军 《民国档案》2005,(2):118-123
抗战全面爆发后,日本侵略先后占领了中国华北、华东、华中、华南等广大地区,并扶持傀儡政权。为配合其对华战争形势的需要,铲除沦陷区人民强烈的抗日意识,消灭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日伪当局在沦陷区实施奴化教育,采取强制方式,大力推行日语教育,以在广大民众中培养亲日分子和亲日情愫。本以日伪统治下的华东华中华南地区为中心,探讨伪维新政府和汪伪国民政府实施日语教育的状况,揭示其奴化教育的实质。  相似文献   
946.
该教育行政报告书从高等教育、普通教育、社会教育、体育及文化事项等五个方面,较为详尽地报告了华北沦陷区自1938年前伪临时政府教育部成立至1943年初之前伪华北政务委员会教育总署主管期间文化教育情况,反映了伪临时政府及华北政务委员套等傀儡政权在华北推行奴化教育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947.
姚强 《炎黄春秋》2005,(10):51-53
我的母亲李玉盈,1903年(清光绪二十八年)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6岁与我父亲姚继鸣结婚。姚家系汉旗人的后裔,清王朝覆灭后,家境开始败落,举家移居到姚家祖坟所在地京南姚家坟村(现属十八里店乡)。母亲来到这个家庭,便承担了沉重的家务,默默地履行做儿媳、妻子的“职责”。当时父亲在城里一家印书局里做工,由于受进步思想的影响,毅然参加了国民革命军,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1936年到达延安,参加了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948.
一.一次震撼心灵的讲演1990年解除幽禁之初,张学良和夫人暂时留住在台北寓所休养,是年8月中在寓所接受了日本NHK广播协会记者的专访。采访的详细报道于12月6日发表在日本《产经新闻》上。12月17日我大陆许多日报均有转载,不须赘述。在采访当中,日本记者突然向张将军提问:“先生  相似文献   
949.
游鉴 《福建史志》2005,(5):38-39
刘铭传于清光绪十年,受清廷委任台湾事务大臣,领福建巡抚。授太子少保。加兵部尚书衔。介入抗法保台之战.管理台湾军事防务。及至战后。筹建台湾设省事宜,及被委任为首任台湾巡抚,于任内,致力于台岛内经济发展,他言道:“台湾孤悬海外,土沃产饶,宜使台地之财足供台地之用,不须取给内地,而后处常处变,均可自全。”又言道:“恒心必根恒产,足食方可足兵,中国生齿日繁,土田日寡,谋生乏术,缓急堪虞,故欲自主,必先致富,欲致富必先经商。”‘徘为封疆大吏。刘铭传的认识在当时的社会形势下,对台湾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极大的作用。连横在《台湾通史》中评价到“台湾三百年吏才不少,而能立长治是策者,两人:日陈参军永华。日刘巡抚铭传。此皆有大勋劳于国家者也。”从他促进台湾经济发展的各项举措来看,刘铭传堪称经济大家。他以“自主”为指导,以“创新”为手段,不惧怕“商政”,提倡“官商合办、以商为主”,最后虽难免由于其经济思想上的封建性,及社会大环境的不容,没能将经济发展的各项举措执行下去。但他的经济思想仍有太多的可取之处。本文就从台湾的海运措施为背景来分析刘铭传的经济思想。  相似文献   
950.
论张岳     
张岳(1491~1552年),字维乔,号净峰,泉州惠安张坑人,是历经弘治、正德、嘉靖三代的名臣,《明史》卷八十八有传。他于正德十一年登进士第,先在中央政府任职,因触怒权贵,调任南京。历任广西提学佥事、江西提学、广东提举。后升浙江提学副使参政,擢右佥都御史,抚治郧阳。转江西巡抚,以副都御史督抚两广。后加兵部右侍郎,征柳州,召为兵部左侍郎,升右都御史,掌院事。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张岳卒于沅州的任所,终年61岁。在张岳短暂的一生中,不管是在政治上、军事上还是理学思想上,都有不俗的建树。史学界已有一些文章谈到张岳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