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维摩演教图》是宋人师承李公麟的白描人物画。作者经过对比分析,认为此图不是金马云卿的《画维摩不二图》。而关于王振鹏《临马云卿画维摩不二图》也存在诸多疑问,它或许是曾经元内府收藏、清《秘殿珠林初编》著录的李公麟《画维摩不二图》卷的临摹本。  相似文献   
22.
敦煌文献S.367记录了敦煌伊州伊吾县祆庙的宗教仪式活动,学界曾指出文献记载的“素书”乃“素画”之误,遂认为此座祆庙供奉的乃该教神只的彩绘塑像。本文考察了古汉语中“素”字用法,及该段记载的具体语境,认为无论“素书”或“素画”,皆应指该庙中所供祀的祆神素描画像,而不是彩绘塑像。萨珊波斯琐罗亚斯德教本无神像崇拜,中土祆教的画像崇拜本身即表明其由中亚地区“间接”传入的特色。随着时间推移,传入中土的祆神画像其功能发生了改变。原本在袄庙中供奉的祆画,到了唐末五代,进入民间,为当地百姓赛袄所用。  相似文献   
23.
《湖南文史》2008,(6):35-35
“乘”是指运载工具。大乘佛教于公元一世纪左右形成。释迦牟尼圆寂后约百年时间,佛教徒中的一些人对教义、教规的理解发生了分歧,形成了上座部、大众部两大部派。随后,这两大部派又不断发生分化。大乘佛教就是从佛教部派的分化中产生的。  相似文献   
24.
林尚斌 《收藏家》2008,(6):23-27
大乘佛教宣称三世十方有无数佛,并由此将佛推向神话。佛教传入藏区青藏高原时,大乘佛教已成定势,在此基础上产生的藏传佛教自然拥有许多佛。特别是藏传佛教形成时期正是佛教金刚乘极盛时期,藏传佛教在其形成过程中充分吸收了佛教金刚乘教义,因而在藏传佛教中产生了庞大的佛、菩萨、护法神等佛教神像体系。  相似文献   
25.
    
《南方人物周刊》2008,(32):14-15
  相似文献   
26.
古诗评选中船山诗观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兆勇 《古籍研究》2002,(4):99-101,109
从《董斋诗话》中我们不难知道,王夫之是倡导儒家诗教的。我们也不难知道,秉赋着儒家诗教的船山于诗至少有以下四方面的成就,它们分别是撰写《诗广传》与《董斋诗话》、创作大量诗作与编纂历代诗选。  相似文献   
27.
稽胡史迹考——太原新出隋代虞弘墓志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999年 ,山西太原发现了隋代的虞弘墓 ,本文从语言学和民族学的角度作了考察 ,认为墓主虞弘的种族实际上是步落稽 ,而步落稽之名则应来自突厥语的“鱼 (balaq)”。所谓的鱼国 ,则可能出自于中亚的比千部落。作者还认为 ,墓志中提到的“尉纥”城 ,本为中国北方草原一个地名或部落名。北魏的“木来” ,唐代的“墨离” ,元代的“篾克邻” ,明代的“麦克零”或“乜克力” ,都是“尉纥”的异译。而该城可能就是新疆东境伊吾县的下马崖古城。  相似文献   
28.
赵连在 《神州》2014,(5):135-135
传统的课堂教学不再适应新课程的实施,教师与学生不再是权威与被动的关系,教师与教材不再是占有与传授的关系,学生与教材不再是接受与涂鸭的关系。在进行新课程改革的同时,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29.
30.
李华 《民俗研究》2016,(2):150-157
学界关于散杂居地区回族民俗文化的研究较少。山东地方镇是一个典型的回汉杂居地区,近年来回汉通婚频繁。地方镇的回民婚俗表明,散杂居地区的回民婚俗,一方面包含了一些西北等回族聚居地区和当地汉族婚俗的共同性,一方面又与两者的婚俗有所不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散杂居地区的回民婚俗,这种民俗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