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3篇
  免费   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71.
追根溯源,中国的监狱起源于夏代的丛棘,亦称“棘丛”。棘,植物名,亦称“酸枣树”,多生于山中和野外,开绿色小花,叶呈椭圆形,茎上多尖刺,秋后枝干老化,尖刺更加坚硬锐利。为了惩罚战俘和奴隶,奴隶主就到山上砍来山枣树,编成围墙,将囚犯困入丝棘之中,“系用徽墨,真(置)于丛棘。”到了商代监狱逐渐发展为“牢”。《说文解字》译为“牢,闲养牛马圈也”,也就是为了防止奴隶脱身,奴隶主将奴隶用绳索捆绑起来,圈于“牢”内,不使脱逃,后又发展为“画地为牢”。意为画地为圈,坐圈为牢。  相似文献   
872.
文章立足新媒介时代“网红打卡”现象,采用实地考察与半结构访谈等研究方法,借助媒介朝圣理论,探索非景区型网红旅游地的内涵特征、类型与形成逻辑。研究表明:(1)非景区型网红旅游地是“网络亚文化”现象下的新型旅游地,其产生根植于旅游者的自我身份想象与社会互动需求,反映了年轻群体对旅游空间叙事的个性化解构。其具有生命周期较短、无前期景观改造与设施投入等特征,主要呈现地域意象、影视景观、氛围感知、美食商业等4种类型。(2)旅游者通过媒介化凝视与自主符号化建构方式实现对非景区型网红旅游地的虚拟在场,在社会语码、意义与符号等方面形成统一的后现代主义网红叙事话语体系。(3)旅游者基于暂时的圈层认同建立临时共同体,引发群体性互动下的网络朝圣,实现身体从虚拟世界向现实世界的穿梭与跨越,在统一朝圣动作与个性化身体实践的双重具身体验中完成身体在场。(4)旅游者借助非景区型网红旅游地的景观与空间意义,将自我身体作为图像叙事核心,在景观消费与互动中实现自我身份的想象与建构,通过社交媒体空间的仪式呈现完成自我展演,并再次投射于符号化建构过程。文章关注中国特色“网红”语境下的新型旅游地特征与形成逻辑,为微观尺度的旅游...  相似文献   
873.
我的故乡在青海高原,在这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上生活工作了40多年,因从事林业工作,每年大部分时间都在林区、草原和乡村里跑,在牧区经常听到高原人赞颂格  相似文献   
874.
来自德国中部和Bohemia的Aunjetitz化层的早期青铜时代金属人工制品与厄尔士山的矿床有关吗?历史上采矿业仅在公元12世纪开设,但据说这个地区在史前时期已被开采过,这是真的吗?为此,采用多收集极电感藕合双等离子体质谱测定金属人工制品和矿石中的铅同位素比值。这种技术的优点是把相对容易制备高精度的样品和准确测量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875.
“群众”概念在近现代经历了从否定性涵义到肯定性涵义的转换,同时近现代历史客观上也显示了“群众”作为集体的力量和作为社会历史创造者的能量,但其间也凸显出对于“群众”的双重态度和矛盾心态;从另一层面而言,在历史文本和叙述中呈现出来的“群众”概念基本上是一个对象性、客体性概念。这些因素形成了近现代群众观念的内在张力。考察汉语语境中“群众”概念的源流,分析形成群众心理和群众意识的社会基础,认识其历史与现实问题,对当代社会确立公民主体性意识,避免西方现代“无(非)主体性”大众社会问题,促进现代“群众”承担社会主体性义务、责任和使命,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关键问题在于“群众”及其意象从对象(客体)性境遇,到“群众”或“人民”自身的社会历史主体意识及相应社会责任、义务自觉认同的转折。  相似文献   
876.
周福岩 《民俗研究》2023,(6):69-81+154
非遗传承的辩证的或对话的维度阻止其仅仅成为一个第三人称旁观中的景观。相反,它参与并在第一人称上去转变其对话者。遗产能一直存活,是因为它参与到那些参与它的人的生活之中。传承或教导是一个区别于研究/学习之纯粹接受性的义务,它不是将所习得之物转化为可以被固化的知识,而是将其领会为在伦理中并因而是在超越行动中的意义。其本质在于活力、创造力和更新,这种更新正是通过一种传统形式的吸纳而发生。任何一个非遗的行动文本都保持着与社区或生活共同体的关联,这个关联因素可称为“文本的动力机制”。作为文化实践的非遗传承兼具存在的自我转型和传统的规范性特征,它是精神之连续的激活、永恒的觉醒和作为启示的启示。  相似文献   
877.
古建筑振动标准分级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对城市古建进行微振动控制,尤其是对交通振动的控制,本工作总结了国内外古建筑振动控制标准,提出了古建筑微振动控制的基本前提和考虑因素.分析了《古建筑防工业振动技术规范》中存在的问题.基于既有国标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种考虑古建筑维修历史、保护现状的振动控制标准降级方法,并汇总形成了适用于城市古建筑的微振动控制矩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