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8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文章认为,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是其国内族群文化观对国际政治格局的解读,体现出其“文化一元”论在国内族群文化观和国际文明观上的统一。亨廷顿的族群文化观源于美国族群理论中的“盎格鲁一撒克逊优秀”论,在美国国内,他主张用以盎格鲁一撒克逊族群文化为代表的“美国核心文化”同化其他移民族群的文化;在国际上,他强调不同族群文化的难以调和性,并在理论上将其“美国核心文化”论演绎为“西方核心文化”论,为美国的国际战略确定了根据文明差异划分敌友的原则。  相似文献   
22.
郭华 《史学集刊》2008,2(3):67-71
在中世纪英国社会,庄园农奴拥有一种原始的个人权利,即主体权利.这种权利体现于英国中世纪多元社会结构中存在的原始契约之内,又在独特的法律制度下得到保护和发展.这种主体权利观念对英国社会的进步具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3.
李静 《黑龙江史志》2008,(18):28-29
声乐教学体系基本上是由技巧和情感两方面构成,情感的表达是技巧的最终目的和意义。技巧的应用是情感表达的手段。两者之间是主从的关系,不能互相颠倒。在实践中要做到情感与技巧的统一,既不能一味强调歌唱的情感,忽视了技巧而导致音乐审美的意义。  相似文献   
24.
草原的记忆     
《西藏人文地理》2008,(3):26-39
历史从没像今天这样丰富地进入人类的视野,人类也从没像今天一样用心并且谦逊地,将包括自然、气候、人类义化等多元形态的历史经验,反照进现实。相比于城市、农业两大文明形态,草原文明的脆弱性正在全面加剧,危机已经潜伏并显现在构成草原的每一个自然和人文层面。在草原步步退缩进纸质或电子记忆的当下,留住那些鲜活着的、有机可存的家园中的一切,就是草原的证明。  相似文献   
25.
各位来宾、各位专家、同志们: 今天,国家民委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和青海省民委共同举行《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土族卷、撒拉族卷》首发式,这是我省民族工作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我省非物质文化抢救保护工作和土族、撒拉族政治、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26.
《中国文化遗产》2008,(6):111-111
贸易体制考古学第一部分:迈向新贸易综合 在近3个世纪的研究调查中.就人类的意义和成为人类的历史进程这一问题,考古学家搜集了大量史前人类活动的数据。可用的最大数据库之一是关于全球物质与商品的分配和交换。考古学家仍尚未理解的是这些活动的本质及它们在塑造人类大家庭的多元文化中所扮演的角色。大量的理论模型与方法结合,  相似文献   
27.
李晔  吴若峰 《旅游》2008,(5):28-29
我在想,是否能将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本身就看成一个多元文化的包容体或载体,从历史到形态与内容。包豪斯的建筑本身就是20世纪初期的现代主义风格,外国设计师设计的厂房一直服务于中国的工厂。直到现在又经外国设计师的改造焕然一新成为了一座落地中国的国外艺术机构,并展出着中国的当代艺术。一切都很奇妙,历史翻过了一页,但是好像一切又回到了起点。  相似文献   
28.
本文将首先概括介绍费孝通教授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思想,并讨论该思想中第一、六个特点——中华民族成为一体的过程是逐步完成的与西藏昌都地区莫洛镇藏族婚嫁习俗发展变化的关系,以及在笔者身边的发生的真实个案来说明“多元统一”理论在这一地区实际生活中的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29.
在杨宪益和霍克斯的两种《红楼梦》译本中,本文选择了比较容易引起争议的中国特色习语的翻译作为研究对象。联系了翻译理论中的新领域—由佐哈尔提出的多元系统理论,来剖析这两种版本中,译者是如何使自己的译本达到其翻译的目的并使读者接受。  相似文献   
30.
民族多元互动与儒家文化认同是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和谐演进的主旋律。历代王朝将儒家思想作为治国安邦的统治思想基础,千方百计地于边疆民族区域传播儒家思想与文化、移风易俗,以达天下儒家文化认同,实现统治者的政治诉求、天下一统,然入主中原的历朝统治者又常以正统自居,鄙视边疆民族、区隔华夷,导致历代王朝所施行的边疆民族文教举措常常受到局限而未能达到统治者所预期的理想效果。"大一统"、"华夷之辨"与"羁縻而治"的华夷观在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演进过程中交织运行,致使历代边疆民族区域文教举措呈现出一体性、稳定性、多元性与局限性的总体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