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2篇
  免费   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133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8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收藏的历史     
章宏伟 《文博》2013,(5):71-74
中国有收藏的传统。殷商时期就有收藏活动,南朝时名迹买卖以至造假开始成为普遍现象。收藏是历朝历代帝王贵族们的一种特权,也是他们热衷的一种活动。宋代收藏出现庶民化、艺术化和商品化倾向。元代内府的收藏品是在接收金及南宋内府大量收藏的基础上进一步搜求补充而得,延及明清,乾隆时臻于极盛。明代出现了一批藏品甚富、眼光很高的大收藏家,并有体例多样的各种鉴藏著述问世。清代乾嘉朴学推动了金石考据的研究,鉴赏文物之风兴盛,训诂考据成果璨然可观。  相似文献   
82.
回鉴与大师     
王春元 《中华遗产》2007,(9):150-151
盛世收藏.如今人们的艺术品收藏热情空前高涨。艺术品鉴赏包罗万象.不是简单地对一件或几件字画、器物的欣赏品鉴就能阐释的。因此.从本期开始,《品鉴》栏目将以专栏的形式呈现.由浅入深.对艺术品鉴赏做逐步深入的探讨.以期对读者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3.
石英 《神州民俗》2007,(7):95-95
很多收藏爱好者认为,年代越久的收藏品就越值钱。这其实是个误解。藏品的收藏价值主要体现在历史文化价值、稀罕程度和工艺水平上。一些高古陶器,尽管有数千年的历史,但因其存世量大、制作粗劣,其价值远远低于后世的一些精稀藏品。汉代、唐代一些存世量很大的铜钱,今天在市面上不过几毛钱一枚。而一些现代工艺的翡翠器物,却能卖到数十万元。  相似文献   
84.
家谱,也称为族谱、宗谱、世谱、支谱、房谱、世牒和家乘等,是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渊源、繁衍、迁徙分布、婚配嫁娶、行为职业、教育程度、人物事迹等方面情况的重要史籍。一部完整的家谱,通常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谱名、谱序、凡例、姓氏源流、世系考、世系表、人物传记、祠堂、坟茔、宗规家训、恩荣、像赞、艺文、纂修人名、领谱字号等。[第一段]  相似文献   
85.
2007年10月6日,石河子市钱币学会在石河子市举办了小型的钱币收藏交流活动。这次活动主要对西域古币、新疆红钱、丝路货币等钱币藏品进行了交流,并互通了目前国内外有关收藏信息。石河子钱币学会秘书长霍世金、新疆钱币学会会员李常宝、李莱清、闫伦昌,石河子钱币学会会员李学斌、石建农,钱币收藏爱好者沈江、厚宁林等人参加了这次活动。  相似文献   
86.
1999年,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博物馆收藏了一批汉代文物。这批文物分为铜器和陶器两类,铜器主要是“五铢”铜币,另有个别铜镜等。器类相对较少。陶器相对较为丰富,类型多样,突出反映了盐池地区汉代时期独特的历史文化面貌。现将这批陶器作以简略摘录。[第一段]  相似文献   
87.
20世纪初,在中国沙漠之城敦煌附近的佛教洞窟内发现了大量的古代写本,书写着多种语言而主体是汉文和藏文的写本现收藏于法国国立图书馆和英国大英图书馆,其中的藏文内容构成了本文的核心。  相似文献   
88.
敦煌博物馆藏的一批铜佛像,是二十世纪50年代从西藏地区转运过来的。大部分是黄教(藏传佛教的一支)造像。现将其中几件小铜佛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89.
2006年11月22日,昆明《都市时报》刊登一篇报道《明代郑和铜像现昆明》.文中指出,郑和铜像陈列在云南省图书馆云南省收藏家协会主办的展厅内向市民展出(见附图)。笔者于11月25日专程赴昆明云南省图书馆文物收藏厅参观考察。郑和铜像陈列在展厅显著位置,在云南省文物收藏家江祝腾总裁的陪同下,经展厅有关专家的介绍,得知此尊郑和铜像是出自于昆明市官渡区一户农家,据收藏郑和铜像主人惠先生讲:这尊像是他爷爷在官渡区滇池边做渔民时祖辈传下来的。童年时见过两次,每到下滇池打鱼爷爷才拿出来供奉,很灵应,打鱼都很顺利,每次出海都能平安归来。爷爷讲郑公公是海神,他老人家会保佑我们。郑和铜像从爷爷传给我父亲,今年3月,父亲不幸去世,在清理父亲遗物时,意外发现此物。后来我把此物送给云南省收藏家协会及云南省学术研究专业委员会鉴定。根据专家鉴定,铜像高34厘米,由人物全身站立像及底座须弥台两部分组成,人物立像高30厘米,胸围约25厘米,铜像重2.5公斤,造像成正面立像,头斜视成二分面像,双手向前拱起放于胸部成作揖状。经专家论证,铜像包浆、服饰、冶金工艺、铸造艺术、人物构造诸方面,根据这些因素,确定该铜像就是明代出品的三宝太监郑和铜像。  相似文献   
90.
马金生 《安徽钱币》2007,(3):33-33,I0001
近得“元光通宝”折三铜钱一枚,其径31mm,穿7.15mm,缘宽4.1mm,厚1.75mm,重6.2g。老生坑黑漆古锈,钱文楷书,书体流丽俊美,明显出自大家或善书者之手。铸造精整,品相极佳,系开门见山之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