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9篇
  免费   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131篇
  2013年   151篇
  2012年   203篇
  2011年   144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尹洁  罗旻 《环球人物》2015,(2):54-58
1月9日,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人民日报社作为指导单位,环球人物杂志社主办,国家行政学院国际事务与中国外交研究中心、北京温州商会协办的第三届“中国影响力论坛”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礼堂举行。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李小林、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前会长梅兆荣出席论坛并致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行政学院等学术研究机构的权威专家,国内外企业、商会代表300余人与会。  相似文献   
12.
语言表达能力是旅游专业的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服务技能之一,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需要一个长期的训练过程。教学实践证明朗读训练有利于提高旅游专业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中国史研究》2015,(2):123-124
<正>~~  相似文献   
14.
段炼 《史学月刊》2015,(1):107-124
近20年来,在观念史、思想文化与社会转型、知识分子、新文化史以及报刊史等五个领域,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呈现出一系列新进展,也在大陆、港台、日本、欧洲、美国等地区形成了不同的思想史研究范式。一方面,多元现代性理念的兴起,带来研究视野的转变,也赋予思想史多元的内容。另一方面,社会科学研究理念的引入,特别是新文化史研究方法的交叉融合,扩大了传统思想史研究的范畴与边界,打通了思想史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壁垒,也引发了研究者对于思想史研究学科建设的深层思考。  相似文献   
15.
<正>为助推苏区史、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史的研究与交流,并为原苏区的振兴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江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的专业学术期刊《苏区研究》(国内统一刊号CN36—1341/C,双月刊),将于2015年上半年创刊并公开发行。该刊坚持唯物史观,提倡实事求是的学风和踏实严谨的文风,倡导整体的、开放的历史眼光和创新的学术观念,注重从更大的空间和更长的时段考察苏区历史,反映苏区历史及与之相关的前沿研究与最  相似文献   
16.
朝贡体制下的中外交往,以礼仪上的君臣尊卑关系为主要表征,与基于条约体制的近代西方外交有所不同.近代“外交”一词的起源与流通,是西方主导下东亚变局的直接产物,并与中朝关系的近代转型密切相关.作者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一是先秦特定语境下的“人臣无外交”作为后世对外关系的专用词语,在清代中朝两国汉文文献中的使用情况,进而指出它与朝鲜事大理念的内在关联;二是近代“外交”一词出现之后,关于中朝关系及朝鲜与欧美关系的讨论,成为近代“外交”一词的一条重要流通渠道;三是近代“外交话语”的形成及其思想史意义.  相似文献   
17.
18.
19.
周公"天下之中"建都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周初年,围绕营建洛邑,周公提出并阐发了"天下之中"的概念,建构了我国古代第一个建都理论。"天下之中"建都理论,具有丰富的地理、政治、经济和文化内涵,对中国古代都城选址乃至空间规划布局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天下之中"建都理论所表现的空间意识和文化观念,还影响了中国数千年间的政治伦理观念。  相似文献   
20.
本文旨在考察日本的国际战略在联接中日战争和太平洋战争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分析的重点包括这个国际战略所包含的五个方面:对中国问题的解决方针;对第三国的政策;对九国公约与既有世界秩序的态度;对国际形势的判断;对"中国问题"与"世界问题"相互关系的应对。文章提示:日本最初在国际战略上采取了不刺激第三国的方针,以期将战争限定在中日两国的范围内单独解决。但是,它的实际行为同它的主观意图背道而驰,不自觉地步步推动美国和国际力量走向援华抑日。在深陷困境之后,面对欧洲局势的变化,在对"东亚新秩序"的执着情结和对包括东南亚在内的"大东亚新秩序"的期待心理的推动下,日本决策层在国际战略上与中国殊途同归,确定了"国际性解决"中日战争的方向。随之,其不仅拒绝退出中国,且进一步结盟德意,刻意通过南进收一举多得之效,从而把战争从中国扩大到东南亚和太平洋。在这一过程中,日本的文职官员在很多场合冲到了军人的前面,反映出日本决策背后的深刻背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