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0篇
  免费   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经盛鸿 《百年潮》2011,(11):61-65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中国近代大工业经济的发展与民主、自由、平等的启蒙思想的传播,近代意义的女权运动在中国逐步开展起来。辛亥革命后,妇女界的一些激进人士掀起了一场要求女子参政,兴办女子实业与商店、银行,争取女子解放的颇有声势的运动,一度将女权运动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132.
秦诤 《百年潮》2007,(5):60-65
关于胡适夫妇的情况,最常见的资料是康德刚《胡适杂忆》中的一章“较好的一半”,以及石原皋《闲话胡适》中的一章“胡适的妻子——江冬秀”。据唐德刚说,江冬秀晚年写了一份自传,那是一大卷铅笔写的稿子,虽然不善述文,别字连篇,却是一篇纯真朴素、最宝贵的史料。20世纪90年代初有人去台北胡适纪念馆寻访这份自传的下落,当时的馆长王志维说已经毁掉了,使寻访者怅然若失。令人欣慰的是,耿云志、欧阳哲生编《胡适书信集》中收有胡适致江冬秀信129通(包括信函、电报和明信片),胡适档案中又存有江冬秀致胡适信135通(包括明信片),双方往返信函共264通。这是研究他们关系的第一手资料,最具权威性,惜未被研究者充分挖掘。现主要根据这批信函,对胡适夫妇的关系作一个粗线条的勾勒。  相似文献   
133.
"天青釉"的称呼最晚始于南宋,明清时流行。耀州窑五代时期的天青釉瓷是迄今最早烧制成功的产品。釉色天青或粉青,釉质温润如玉。按胎土可分青灰胎、灰白胎、浅灰胎三类。其中灰白胎天青釉瓷胎釉含钾量都高于其他品种。青灰胎天青釉瓷10世纪初就已出现,多见于10世纪中叶到11世纪初,灰白胎天青釉瓷或可追到10世纪中叶,大量见于10世纪末到11世纪初。浅灰胎天青釉瓷主要见于11世纪上半。  相似文献   
134.
宁寿宫花园的遂初堂西梢间墙面保存了清中期的多层裱糊残迹。据档案推断,现存四个时期的糊饰分别制作于乾隆三十九至四十一年、嘉庆七年、嘉庆十七年和道光元年。其面纸均为蓝地樱花图案,颇具日本美术装饰特色。推测此种纸张即造办处档案中所谓“倭子纸”,系江南工匠根据日本进口纸张仿制。科学检测表明,四次糊饰使用相同的制作材料和工艺:以竹纸作为面纸,纸上以刷染法均匀涂布地色,再用凸版印制樱花图案。浅蓝地色颜料由靛蓝、蛤粉调和而成,樱花的橙色颜料成分包括片红土、蛤粉和云母,胶结材料均为动物胶,并加入滑石作为填料。乾隆时期的初次裱糊施做了油灰地仗层,并以两层构皮纸作为底纸,粘结剂为淀粉浆糊。面纸纸张经过上蜡处理,即清宫档案中所谓“蜡花纸”。  相似文献   
135.
陈宇 《名人传记》2022,(7):22-27
20世纪80年代初,我随福建师范学院陈钟英老师做一个课题:被湮没的福建籍女作家、“小资”诗人林徽因文学作品的首次搜寻、编撰、出版。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陈钟英老师到北京大学进修时,曾到北大图书馆请教过副馆长梁思庄(梁启超之女),才得知一直没有林徽因的文学作品集。于是,她决心一定要让林徽因这位才女的作品早曰“出土”。但是,当我们开始了解她的生平与作品时才明白,原来林徽因是家乡的陌生人。  相似文献   
136.
秦至汉初的县行政机构主要分为县廷内的曹和县廷外的官。目前的材料显示县廷内设有户曹、仓曹、司空曹、尉曹、金布、狱曹、吏曹、令曹、覆曹、旁曹、讂曹、左曹,可能还设有右曹、中曹、兵曹、厩曹等,但是这有待新材料的验证。县廷外设有司空、仓、少内、畜官、厩、库、田、田官、尉、司马、乡、亭、传舍、厨、市等独立官署。其中,司空、仓、少内、畜官、厩、库、田、田官即所谓狭义之官,其负责者被称为官啬夫。传舍、厨、市是否为狭义之官尚难定论。此外,发弩、船官、皂、车曹可能分别是尉、司空、厩、库下的次级机构。  相似文献   
137.
20世纪80年代初期,西藏,作为一种特殊地理和文化的存在,开始成为内地知识分子的一种情结。当时四十岁出头的余友心,相比之下在这个群落中算长辈。与西方思潮的追随者相比,他和一帮年轻人的奋斗目标却逆向而行。不管西方艺术界在干什么,他们选择去了解藏民族在干什么,藏族民间艺术在干什么,宗教艺术在干什么。  相似文献   
138.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经历“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在此新旧交替的过渡期,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出国留学、开眼看世界,希冀从西方寻求救亡兴国之道。  相似文献   
139.
公元7世纪初,唐王朝迎来了太宗李世民所开创的贞观盛世,政治、经济、文化空前发展,成为当时屈指可数的世界强国。几乎与此同时,在具有雄才大略的赞普松赞干布领导下,一个强盛统一、疆域辽阔的吐蕃王朝也崛起于青藏高原西南。随着吐蕃王朝的雄强,其政治、军事力量不断向北、向东扩展,成为唐王朝西北边郡的最大威胁。处于两大帝国接合部的吐谷浑,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在唐与吐蕃的关系中始终处于至为关键的地位,双方不遗余力地对吐谷浑所据有的青海地区反复争夺。唐代大量的边塞诗,翔实记录了这一时期唐、吐谷浑、吐蕃之间的战和信息。梳理和解读这些信息,可以  相似文献   
140.
金观涛、刘青峰所著《观念史研究》定义"观念"为"人用某一个(或几个)关键词表达的思想"。所谓观念史就是观念的出现以及其意义演变过程。当然,"观念"和"观念史"本身也是一种观念,有其意义演变过程,因而可能有不同解释,此不论。这里仅以"人权"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