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5篇
  免费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136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4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李长健  朱慧娴 《神州》2014,(5):232-232
反身性理论逐渐被运用在政治、经济、历史各个分析领域,与传统的分析方法不同,反身性理论将"不确定性"这一其它理论所忽视的因素积极引入,契合食品安全监管市场的某些角度,使我们从新的理论视角来理解分析食安全风险的原因,并对食品安全监管模式提出创造性建议。  相似文献   
72.
选官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中国古代政治发展,可见血缘性不断减弱而地缘性不断加强的特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的血缘性来自于古老的氏族时期。三代历史上承氏族世代,下启秦以后大一统专制王朝,在我国制度史上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三代政治制度中血缘性非常强,与其相适应的选官制度所参考的原则亦以血缘原则为基本标准。春秋以后,随着社会生产等方面出现新的历史因素,血缘政治逐渐衰落,以血缘原则为标准的选官制度也逐渐瓦解。本文尝试在梳理这一衰落过程的同时,探讨选官制度与血缘性政治衰落的关系。  相似文献   
73.
蒋婷婷  任小乐 《旅游纵览》2016,(4):47-49,51
国内旅游微博营销理论为乡村度假地开展微博营销奠定了理论基础,但与国外微博营销理论相比国内多数研究仅停留于理论探讨层面,不能为其微博营销实践提供实质性的指导。本文借鉴较为成熟的口碑营销5T理论,针对目前我国乡村度假地微博营销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文献分析法对微博营销和乡村度假地的实际特征进行深入探讨,在5T理论的基础上新增时间要素(Time),构建出乡村度假地微博营销6T模型,即从谈论主体多元化(Talkers)、谈论话题乡村性(Topics)、谈论工具多样性(Tools)、话题  相似文献   
74.
论文基于质性研究方法,以人口国际迁移现象比较突出的明溪县H村为研究个案,从家庭收支特征、家庭地位、婚姻生活状态和社会支持网络等方面考察和分析了丈夫跨国迁移对农村留守妇女婚姻家庭生活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丈夫出国使家庭条件和物质生活得到改善,推动了农村妇女家庭地位的改善,电话联系弥补了夫妻空间分离造成的负面影响,但丈夫缺位使留守妇女承担了多重责任,婚姻品质和社会生活也因为丈夫出国而改变。与此同时,留守妇女的消费结构和消费观念并没有因为丈夫出国而发生明显的改变,社会生活支持网络并未弱化,仍是传统的亲属网络。  相似文献   
75.
翟鹏玉 《神州民俗》2007,(10):26-28
在对花婆神话的研究时,应力图将过去单一的生命形态的研究,拓展到对始祖神、床头婆(生育女神)及麽婆三种神职结合起来的境界加以观照,以探究壮族神话中的生态女性主义伦理特征。其目的在于,在反恩哲学解构主义思潮的同时,以超越对“普遍物”的关注。转而为对局部的、具有特殊的背景的族群的关注,触动启蒙时代理性主义的诸多偏见,推出一种发扬女性视野、尊重生态规律的新理性主义,提供一种缓解生态危机的思想途径。  相似文献   
76.
陕北民间剪纸由于历史、地域等方面的原因保存了许多原始文明的特征,文章从艺术精神,创作手法,表现形式、象征符号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陕北民间剪纸与原始艺术的传承关系。  相似文献   
77.
仰韶时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贫富差距显现,各个聚落群相继产生阶级分化,出现了大型礼仪性建筑、高等级墓葬和特定的礼器,孕育于原始宗教的礼制继承了其特质并发展。此时的祭祀已经颇具规模,有大型的公共场地、特定的祭祀形式和祭祀对象,神职人员已经成为统治阶层的重要成员。墓葬的结构和随葬品的数量质量都已经产生分化,尤其是出现了象征身份的专门化用器,已经具有礼器的性质。  相似文献   
78.
随着女性独游市场的发展,有关该群体旅游体验、意义等的研究逐渐增多,然而对于独游女性的旅游过程及行为认识不足。博物馆作为独游女性青睐的旅游空间,被认为具备复愈性环境特征,无论从独游女性群体还是复愈过程视角的研究都有待补充。文章主要采用访谈法考察了14位独游女性观众的博物馆旅游过程,同时结合13份网络游记的文本分析,发现了独游女性普遍的恢复性旅游动机。基于复愈性环境理论,文章梳理了该群体在博物馆旅游中的三种复愈途径:通过“学习-认知”开展知识建构;通过“联想-认同”开展情景建构;通过“自省-复元”开展自我建构。在此基础上文章总结了该群体克服最初消极孤独情绪,达到积极闲适情绪状态,最终获得旅游幸福感、精神成长等正向情感的过程。其中,博物馆复愈性环境要素通过“人与人”“人与物”的互动建立与独游女性观众的高效交流机制,以高度集中的各色文化信息和情感能量,为该群体带来独特的复愈体验。  相似文献   
79.
凡体系皆以整合为基础,围绕概念形成核心范畴并完成框架体系的建构。基于二十余年的非遗保护实践,亟须依托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对现有分散的非遗概念表述进行整合,厘清与传统学科门类界线的前提下,形成体系最为核心的范畴与最为基本的关键词。对非遗、文化遗产的深刻认知,正像房客除了要知道房租,最为紧要的还须知道房东的哲学,文化因之成为进入遗产堂奥的房东哲学。而文化是难以说清道明的沉积层,既包括承传有序不可逆的状态,也有累积的演进缓慢等起伏不定的趋势,还有因传统叙事的主客因素而导致的混乱等等。政治的变革与物质文明的缓慢,文化的线性连续也常常被另外的高明手法所取代。泰勒的文化观涉及知识、艺术与规范、准则两个层面,我国学者贺麟将精神确定为文化的本体与主体,建构了文化体用的道、精神、文化与自然的四层级结构。回望西方近百年文化研究的历程,由最初关注活态文化向学术研究的最终转向,对我们今天认知非遗、非遗文化以及文化遗产均具有启示性意义。非遗的概念整合不是另起炉灶,而是以现有的框架体系与相应的制度安排为基础,将“非遗是什么”视作逻辑起点。将非遗置于文化的视域,循依中国的主流、主体与主干文化,将文明进程作为线索与路径...  相似文献   
80.
黄向  杨文彩 《人文地理》2014,29(2):144-149
本文以广州白云山作为研究对象,在前期采用"游客使用图片"(VEP)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了旅游地的地方依恋结构模型。基于1947份问卷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的验证性因素分析方法对旅游地地方依恋的结构进行检验,分析结果显示了旅游地的地方依恋结构与数据拟合良好,修正后的旅游地的地方依恋结构更加清晰、信度与效度更加理想,同时验证了地方依恋的二阶因子结构,即旅游地地方依恋的结构由环境景观维度、休闲维度、人际社交维度和设施服务维度4个维度及16个具体特质指标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