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7世纪下半叶,为扩展在印度洋地区的海外贸易和传播天主教,在王室支持下,巴黎皇家科学院向中国派遣了由六位耶稣会神父组成的代表团,其目的是集外交、商贸、政治、宗教和科学为一体。本文论述了留在清宫的法国耶稣会成员如何向康熙皇帝传授天文学、数学、医学和哲学等知识,即大量运用巴黎皇家科学院成员的科学成果,尝试在清宫建立一套以“法式科学”为蓝本的科学体系,以及上述知识如何被康熙皇帝接纳乃至在全国推广。西方科学知识融入中国知识体系的这一现象,表现了17-18世纪清代宫廷对新鲜知识和新奇物品的接纳和融汇。论文以大量的法国档案和文献为依据,从法国视角探讨了17-18世纪中法科学交流。  相似文献   
12.
由作为翻译家、编撰者和编辑的耶稣会,驻外领事,商人组成的前汉学家(protosinologist)队伍,以及十九世纪中後叶第一批传教汉学家,他们留给了二十世纪初期的汉学研究一种既粗糙又不成体系的方法论观点及研究课题,尽管两者都得自於中国本土学者和注经家(scholiasts)那里。  相似文献   
13.
《徐霞客游记》的滇游日记大量记载了云南的佛教寺院,以及庶、官绅等阶层与佛教的交往。本文通过对游记中佛教场所的统计,以及庶、官僚等阶层与寺院的关系,简要探析了明代云南佛教的人文现象的成因。  相似文献   
14.
利玛窦奉耶稣会之命前来中国传教.1582年8月到达澳门.是年传教曾三度被允许进人中国,但未能建立居留点。经过一番活动.传教于次年10月在肇庆取得立足之地。广东这次“对外开放”。并非因为大明帝国的国策有什么改变.更非如某些论者所说的广东一些地方官特别开明.整个过程不过是一场行贿与受贿的博弈.这就注定耶稣会的中国之行必定焦头烂额.而且最后必定以失败告终。  相似文献   
15.
本件史料是中央警官学校教育长李珍在该校 1 946年警政讲习班毕业前夕的一次总理纪念周上的讲演稿 ,内容为从 1 941年至 1 946年李氏受命筹拟全国建警计划的经过 ,可供研究民国警政史的专家学者参考。建警计划草拟经过之简述( 1946年 11月 )各位官长、各位同学 :关于建警计划草拟之经过 ,本来还没有到报告的时候 ,因为这个计划经过三四年之久 ,到今天还没有确定实施 ,本来不必说明 ,但是 ,在校的警政讲习班 ,就要毕业 ,希望知道这个计划 ,各位同学也有同样的要求 ,因此在纪念周中提出来向各位同学说明一下。甲、原始五年建警计划草稿本稿…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中国历史博物馆馆藏山盘铭文中王册命山的一段文字提出了自己的解释,释出其中未识之字“方”,认为“徵(惩)”后的“服”字为治服或来服,“服”的对象均为方国或部族名。  相似文献   
17.
明代中期尤其是正德以后,中国社会,尤其是经济文化发达的江南地区社会开始发生显著的变化,而作为社会的精英阶层,这种变化鲜明地体现于人身上。吴中地区城市工商经济的发达,导致部分人对生活方式作出了全新的选择,并由此带动了当地风的变化。文徵明作为出身官僚家庭的传统文人,一向以保守、审慎著称,但在大环境的影响下,他也以各种方式参与当时的文化市场,并对商人、商业活动有着不同于以往大夫阶层的全面评价,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吴中社会风尚的深层变革。  相似文献   
18.
包山二号楚墓出土有一件彩绘漆奁,奁盖壁上绘有一幅写实性的人物车马图.本文通过结合三礼等文献的记载,对图画中的服饰、车马、礼节等进行了详尽的考证,并推断其应是周代的婚礼之图, 恰反映了<仪礼·昏礼>中所记载的六项礼节,为研究周代的婚礼、服饰提供了珍贵而翔实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9.
“热带”是耶稣会创制的地理学译词,为19世纪来华的新教传教所继承并传播到日本,最终成为汉字文化圈的标准术语。但是“热带”的传播并非直线性的。因缺少本土知识分子的帮助,19世纪初来到广东的新教传教没能及时注意到耶稣会的文化遗产,对于耶稣会中文着述中的译名也没能加以借监。鸦片战争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来到上海的传教们,在王韬、李善兰等帮助下,开始积极地吸收耶稣会的成果。本文对译名在传承、普及过程中的种种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林巖 《中华文史论丛》2012,(4):123-152,388
隨着科舉制度在宋代的定型與完善,大量讀書人投身考試來獲取功名,但是進京趕考的費用卻構成一筆沉重的負擔。那些貧寒子往往通過借貸、干謁,甚至是典賣田產的方式來籌措旅費。有鑑於此,政府通過公券、鹿鳴宴、貢莊等形式給予進京赴考的舉子以某種程度的資助,尤其在南宋末期的江西地區,貢莊的設立有常規化的趨向。與此同時,舉子們也自發地以"義約"這種經濟互助組織形式來籌集赴考費用,舉子間的"義約"不僅分佈地區廣,而且構成形式也相當多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