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1篇
  免费   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夏让拉我之所以把楚鲁松杰称为"部落",是因为据说它是西藏至今未经民主改革的乡村。西藏是从封建农奴制社会直接进入到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那么今天未经民主改革的楚鲁松杰会是个什么样子呢?是否依然存在着头人?去往楚鲁松杰的公路是一条在地图上找不到的公路。据说公路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修到夏让拉山下,却没能修到楚鲁松杰。  相似文献   
82.
正一文化是有生命的,有生命的东西,就不会静止不动,永远僵立在一个地方。它要活动,要生长,要进步。这个过程是新陈代谢的过程。生命的存在形式就是新陈代谢,没有新陈代谢,生命就要静止。由此我们知道,一种文化要存在,要生长,要进步,也要不断地新陈代谢。这些年来,人们不断地强调传统文化,觉得传统文化若不大力提倡,真的就要陨灭了。实际上没有这么危险,若是真有这么危险,恐怕即使有人大力提倡,也未必能济事。  相似文献   
83.
张静 《神州》2013,(7):233-233
本文就莫高窟的石窟壁画中的绘画形式——小景画做一研究,通过洞窟壁画结合实际绘画风格对此进行的研究与绘画专业的分析。  相似文献   
84.
嘉峪关魏晋壁画墓五号墓的搬迁与半地下复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详述了甘肃嘉峪关魏晋五号壁画墓的搬迁和半地下式复原过程及方法。根据利用现有条件最好保存古文化遗产这一宗旨,研究设计了壁画墓的半地下式复原方法,经过二十多年时间的考验,证明了这一方法的可行性,是全国墓葬壁画搬迁的诸多方法中成功的一例。  相似文献   
85.
据资料显示,敦煌石窟有历代壁画五万多平方米,是我国也是世界上壁画最多的石窟群,内容非常丰富,规模巨大,技艺精湛。它是敦煌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不可移动的光辉灿烂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86.
西安东岳庙始建于北宋政和六年(1116),遗址内留存明清时期的古建筑群和大型室内宫观壁画。其建筑高大,雕梁画栋,文化独具,自明代起一直以西安的文化特色而闻名。西安东岳庙主殿壁画总面积150平方米,在全国已知东岳庙范围内属于少有的规模较大、保存较为完整的壁画。东岳庙主殿壁画54个司绘有忠孝仁义、帮扶危困、惩治邪恶、奖励良善等主题图像。壁画的错落式布局使得民众的生活图像和神仙的图像共处一幅画面,建立起了人与神之间相互沟通、共处的新秩序。壁画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教化民众人与人和谐相处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87.
壁画保护研究,多集中在正面的保护以及揭取方法和材料的选用。对壁画揭取选用材料性能的系统研究甚少。而对已揭取壁画的破坏与保护的研究更少。已揭取壁画的破坏包含壁画原有的破坏和揭取所用材料蜕变引发的破坏。已揭取壁画具有结构体系的复杂性和破坏类型的多样性,其破坏类型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对此类壁画的保护修复应建立在全面调查、系统研究的理论框架上。其研究内容涉及多学科以及多类型材料和方法的综合运用,其调查内容,也须从壁画制作工艺、材料、环境、破坏类型、原有保护材料以及材料相互作用等方面界定。本工作对西汉早期柿园墓四神云气图壁画的历史状况和现状进行了全面调查。调查结果无疑对后续的研究、对认识壁画的破坏形式和性质具有重要的作用,更有助于实施对古代壁画的科学保护和修复。  相似文献   
88.
本文对较有代表性的四幅历代真武“铁杵磨成针”故事图像及其材料来源进行比较研究,将历代描绘真武本生或灵应故事的系列图像分为武当传统(正统传统)和民间传统两大类,并归纳了两类的区别特征.文章通过分析真武“铁杵磨成针”故事图像由磨针涧向磨针井的转变,认为真武"铁杵磨成针"故事图像,甚而整个真武系列图像都有一个从武当传统(正统传统)向民间传统的变化发展趋势,这种变化趋势与明清以来真武信仰由官方向民间的转化趋势也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89.
陕西安康紫阳北五省会馆壁画颜料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陕西安康紫阳北五省会馆壁画是目前陕西省境内发现的最大的一处建筑壁画,为了解其颜料组成,本工作采用X射线荧光、偏光显微镜、X射线衍射、激光显微拉曼光谱及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颜料样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北五省会馆壁画除正殿发现一处红色染料外,其他均为无机颜料;红色颜料主要是铅丹、朱砂、铁红;绿色颜料为氯铜矿、石绿、斜氯铜矿;蓝色颜料的主要成分是普鲁士蓝、smalt、石青;黄色颜料为雌黄、铁黄;褐色颜料的主要成分是铁红及铅丹的变色产物二氧化铅;黑色为炭黑;白色颜料主要是铅白,且多使用铅白作为调色颜料。研究结果对于了解清代民间壁画的制作工艺,丰富对陕西建筑壁画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0.
馆藏壁画是具有重要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的博物馆藏品之一,大部分为来自考古发掘现场的墓葬壁画,其次为揭取搬迁的石窟壁画和殿堂壁画。因其制作材料(主要为泥质或石灰层地仗)脆弱,保存年代久远,各种病害多发且严重。已有研究结果表明,石窟壁画保护的难点是水—盐运移引起的壁画酥碱等病害问题,而当石窟壁画转移到博物馆作为藏品保存后,其赋存环境条件发生了根本变化,博物馆可控的、稳定的温度、湿度使其保护难度大大降低,保护现存实物原状与历史信息必然成为馆藏壁画保护的重要内容。本研究以甘肃省博物馆藏武威天梯山石窟壁画的保护修复为例,结合多年石窟壁画保护实践,探讨了馆藏石窟壁画保护理论与保护程序,重点阐述了壁画附加支撑体的去除、新支撑体的选择以及安装等方面的技术要点。提出通过举办专题展览,利用多媒体等高新技术,可以生动、形象、准确地反映和展示馆藏壁画的价值及保护修复过程,弥补传统陈列展览模式的不足。研究成果对同类文物的保护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