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9篇
  免费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152篇
  2011年   158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119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61.
可乐遗址民族墓葬地处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境内可乐乡政府驻地附近的一处山间坝子上,是目前贵州境内发现的最大的夜郎时期民族墓葬,其墓葬习俗和随葬器物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从发现至今经历了多次发掘清理,是已发现的夜郎时期最重要的遗存,对于研究夜郎独特文化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可乐遗址民族墓葬作简要探讨,以期为研究夜郎文化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962.
从目前考古资料来看,清水宋金墓画像砖表现题材较为广泛,包含花卉、瑞兽、人物等题材,其中墓室中孝行人物题材占据主导位置.这一现象形成于宋金时期的历史文化语境,它与北宋儒学的重新复原、金对儒家思想的利用、宋儒对人们生活的规范及当时的复古之风等有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963.
辽墓中门神形象表现方式可分为三类:壁画,砖画,石雕;时间跨越辽立国全部历史时期;分布地域涵盖辽上京道、中京道、东京道和南京道等。上自契丹皇族、后族、汉族官吏,下至汉族地主、富商的墓葬中均有发现。辽墓中门神的种类:神荼、郁垒二神,钟馗,武士门神,金刚力士门神。这种源自农耕汉文化的门神习俗,随着生产方式的转变,被全盘吸收与接纳,在吸收与接纳过程中,辽文化对其加以改造与发展,在内容与表现形式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门神系统。  相似文献   
964.
黄吉博  高虎  胡瑞  高向楠  马秋茹  商春芳 《文物》2015,(4):39-43,58
<正>2007年2月,原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接报称,洛阳市吉利区济涧村村民在春耕过程中出现了地面塌陷。经过钻探,初步认定这里是一座古墓葬(编号M2503)(图一)。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其进行了发掘,2007年3月发掘结束。现将发掘情况简报如下。一墓葬形制墓葬由墓道、甬道、墓室组成。方向180°(图二)。  相似文献   
965.
吴小华  彭万  韦松桓  张勇 《考古》2015,(2):19-31,2
2012年8月,在赫章县可乐墓地发掘了两座长方形土坑竖穴墓葬,均属土著墓葬,时代大致为西汉前期至中期。其中,M373为"套头葬";M374的规模较大,形制较特殊。出土遗物较为丰富,包括陶器、铜器、铁器、漆器残件及各种装饰品等。这两座墓葬的发掘,为研究可乐墓地的文化内涵提供了新材料。  相似文献   
966.
汉代流行厚葬之风,当时人们"事死如生",为在阴间过上富足生活,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器物做成陶制随葬品,灶作为"生养之本"便大量出现在墓中。  相似文献   
967.
<正>2013年5月,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九江县马回岭镇富民村荞麦岭自然村北100米的大垄上发现荞麦岭遗址。2013年下半年,为配合都昌至九江高速公路(星子至九江段)建设,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九江文博力量对荞麦岭遗址进行了发掘,在遗址的北侧发现唐墓三座,编号分别为M1、M7、M20,现将墓葬情况报告如下(图一)。一、墓葬形制  相似文献   
968.
明代"磁州窑类型"瓷器是对明代北方地区生产和流行的白地黑花、白地黑花褐彩、孔雀蓝釉黑花、白釉、黑釉、酱釉等器物的概括。本文以明代纪年墓葬出土瓷器为主要对象,对"磁州窑类型"瓷器进行了分期研究。  相似文献   
969.
1998年俄罗斯科学院主持发掘了俄罗斯布里亚特共和国佐尔戈尔Ⅰ、Ⅱ号墓地,辨认出几座鲜卑墓葬并确认这批鲜卑人群属蒙古人种,在蒙古国和俄罗斯布里亚特共和国都很少见到关于鲜卑考古学文化遗存的报道。利用获赠的这批珍贵的鲜卑人骨材料数据公布人种学分析数据,同时,与同时期中国以及蒙古高原其他地区出土的鲜卑人种学研究材料进行对比分析,试图用体质人类学方法,对蒙古高原鲜卑人的体质特征、演变以及人种构成进行初步探讨。该墓地人骨,与拓跋鲜卑的扎赉诺尔A组之间的欧氏距离系数最小,属于北亚蒙古人种。  相似文献   
970.
凌河类型石构墓葬出现在西周晚期,并一直延续到战国早中期,保持了长期的连续性。伴随燕文化势力向本地区的渗透和扩张,石构墓葬遗存在战国中晚期衰落。凌河类型石构墓葬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与周邻不同文化发生交流,石室墓是辽东地区和本地区石构墓葬文化之间融合的产物。凌河类型石构墓葬的埋葬习俗在不同的阶段表现为不同的特征,传统因素表现出了持久的影响力。对凌河类型石构墓葬的渊源及与相关遗存的关系的探讨表明,石构墓葬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受到了多元文化因素影响并同时对外施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