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07篇
  免费   10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101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241篇
  2013年   162篇
  2012年   282篇
  2011年   270篇
  2010年   204篇
  2009年   158篇
  2008年   246篇
  2007年   139篇
  2006年   207篇
  2005年   291篇
  2004年   152篇
  2003年   155篇
  2002年   321篇
  2001年   243篇
  2000年   31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就石片台面研究问题答李炎贤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卫奇 《江汉考古》2006,12(4):86-91
石片包括了各种类型台面的石片,石片台面的分类可以视为石片分类的一种。旧石器时代考古术语需要斟酌和规范。科学研究必须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82.
阳城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古称濩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2021年3月至5月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与阳城县博物馆对境内芦苇河流域进行了系统调查,重点对30多处新石器时代-商代遗址进行了勘查。此次调查采集陶片等遗物非常丰富,文化内涵复杂,时代跨度大,填补了该区域考古工作和认识上的空白。芦苇河是沁河的一级支流,调查收获对于完善沁河中游考古学文化谱系、考察该区域文明演化发展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3.
英国牛津大学包德利图书馆是国际敦煌学奠基人斯坦因的私人档案收藏机构之一。该馆收藏的斯坦因亚洲考古档案共计9大部分。包括458组手稿(斯坦因手稿第1~458号),是近代亚洲考古学史和国际敦煌学史的资料宝库。本文作者于1995年对该馆所藏斯坦因档案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与编目工作,此后10年间一直致力于对这批资料的整理与研究。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拟公布他对牛津大学包德利图书馆藏斯坦因亚洲考古档案的调查简报,并介绍这批资料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84.
葛承雍 《故宫博物院院刊》2022,(8):37-48+138-139
本文利用新出土墓葬壁画上的胡人图像,探讨中古时期下层胡人的生活状态,并藉以了解胡汉融合后的生活空间。这些壁画所表现的胡人,有现实的映照,也可能有虚构的成分,但其图像都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为美术考古带来了新的思考。胡人形象在中古壁画中的集中涌现,说明墓葬壁画不仅仅是追祭纪念的媒介,也是审视中国中古时期胡汉融合、构筑国家形态的图像依据。  相似文献   
85.
依据现有考古资料,新疆出土的瓷器最早可追溯到唐代,而后宋代、元代均有瓷器出土,清代则为出土历代瓷器数量最多、分布最广泛者。文献资料中则有明朝瓷器以朝贡贸易的形式进入新疆的记载。由此可以勾勒出历代瓷器在新疆的流布范围、种类、规模,显示出中央王朝经营西域的重心,以及当地人群陶瓷使用逐步普及化的过程。清代新疆本土瓷窑业的出现,是瓷器生产技术实现普及的标志,反映了多民族融合与文化一体化的史实。  相似文献   
86.
近日,被誉为"中国考古界奥斯卡榜单"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20年度)新鲜出炉.其中,"青海都兰热水墓群2018血渭一号墓"榜上有名. "它这次入选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其相当先进和科学的发掘方法.我们采取了聚落考古发掘遗址的办法即全揭顶,让我们第一次充分地展现了吐蕃时期青海地区墓葬形制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最后,由...  相似文献   
87.
吴渭 《考古》2015,(4):95
《仙人洞与吊桶环》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文物出版社:2014年8月出版发行。本书为大16开精装本,有正文268页,文后有彩色图版24版,黑白图版35版,定价320元。仙人洞、吊桶环遗址位于江西省万年县大源镇,1995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20世纪60年代初,遗址曾进行了两次发掘,发现了具有明确地层关系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1993年和1995年,北京  相似文献   
88.
《文物》2020,(2):4-9,55
为配合河南省郑州市在西太康路中段北侧、彭公祠街东侧、人民公园南侧的基本建设(图一),报上级文物管理部门批准后,2012年8~9月,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建设范围内的古代遗存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现并清理了商代二里岗期、晚商时期及宋代遗存。现将其中4座晚商时期的墓葬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89.
从秦汉时期开始,广东就是海上丝绸之路最发达的地方之一。隋唐时期,广州已成为中国第一大港、世界著名的东方港口,由广州经南海、印度洋,到达波斯湾各国的航线,是当时最长的远洋航线。广东省政府于2017年公布的最新海岸线数据显示,广东拥有4114千米的海岸线,海域面积近42万平方千米,是全省陆地面积的两倍多。在广东海域有着众多的沉船和港口等遗址,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历史地理条件,广东省在中国水下考古事业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发展前景亦不可估量。  相似文献   
90.
1987年8月,英国海洋探测打捞公司与广州打捞局在南海川山群岛附近海域搜寻荷兰东印度公司商船“林斯堡”号(Rimsberg)时,意外发现了一艘中国古代沉船。1989年,该沉船被命名为“南海Ⅰ号”。“南海Ⅰ号”的水下考古工作,按性质、任务、时间大致可分为早期发现阶段(1987-1989)-前期水下考古调查阶段(1999-2004)-整体打捞阶段(2002-2007)-“水晶宫”内试发掘(2009、2011)-水晶宫内全面保护发掘(2013年后至今)等不同工作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