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湖北省旅游形象初探——新天下之中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通过研究湖北省的地方性特征,对湖北省旅游形象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水与浪漫、新天下之中"的理念核心,并讨论了这一理念核心的理论基础。在确定湖北省的旅游形象之后,探讨了当地旅游形象建设,为湖北省旅游业发展提出了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62.
《民国档案》2001,(2):6-6
※《民国治藏行政法规》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与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合编 ,五洲传播出版社出版。全书 1 1 5万字 ,主要选编民国时期有关治理西藏的法规 ,以及具有法规性质的相关规章制度 ,共计 55种 ,都是民国时期历届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行政主权和施政的官方文件。本书是作为《清朝治藏行政法规》的姊妹篇而编辑的 ,民国时期历届中央政府对西藏的基本政策 ,始终坚持国家的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这个基本点 ,本书辑录的历史文献 ,就是有力的证明。※《康藏纠纷档案选编》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与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合编 ,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全书…  相似文献   
63.
续修地方志要突出时代性、地方性。方志编纂创新不是倒腾形式,而是深入研究地情,从记述地情的实际需要出发,灵活采用记述形式,做到时代特色地方化,地方特色时代化,两者相辅相成。续志体例创新设想改章节体结构为条目型结构,史志结合,适当增加“史”的成分,增加检索渠道。  相似文献   
64.
65.
李明泽 《神州》2014,(3):200-200
目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法律相互影响,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国家法律有相互交叉和融合的趋势,与英美国家相比,我国刑事司法制度在某些方面存在缺陷和漏洞,本次研究旨在通过探讨英美法系国家的沉默权制度,研究其制度在中国的适用问题。以笔者的绵薄之力,为沉默权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和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6.
汪毅 《巴蜀史志》2014,(1):29-30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条例》是全国地方志工作第一部地方性法规,开依法修志先河,在地方志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极大地鼓舞了地方志工作者.推动了地方志工作,促进了地方志事业。  相似文献   
67.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文化孕育一部史书。地方志,作为地方性的历史文献,它承载了某一时期,某一地域的自然、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情况。是对一段时空的回放,对一个地域概貌的描摹,对一方文化积淀的遗存。最地方的也是最民族的。一本本地方志,荟萃起来,就是一部厚重的民族史。  相似文献   
68.
孙德荣 《华夏考古》2011,(1):139-145
香港曾是英国在东南亚的殖民地.在1997年回归中国前,香港是一个借来的时间和空间.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基本法,回归后的香港保持原有法律和行政架构.在一国两制的原则,中国的文物保护法不适用于香港特区.殖民地时期以前,香港只不过是中国的一个边缘地区.经历150多年的殖民地管治,殖民政府曾于1899年颁行宋王台保存条例,其后...  相似文献   
69.
《巴蜀史志》2011,(3):24-24
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辑的《地方志工作文献选》近日出版,计60万字。该书收录了全国及四川省部分地方志工作文献,分“行政法规”、“抗震救灾志工作文件”、“地方志工作文件”、“领导讲话”、“附录”五个部分。  相似文献   
70.
刘本锋 《南方文物》2007,15(4):186-188
1975年12月,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发掘出战国末期秦国时期的竹简,其内容涉及到封建土地所有制、农业、手工业、商业以及徭戍赋税、环境保护等领域,它是秦代统治阶级运用国家权力以保护其封建所有制和发展封建经济的重要法规,对秦代经济关系起到了调整作用,反映出在当时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条件下,秦人的经济持续发展的观念以及试图以法律形式加以确认的努力,正像秦泰山石刻所云:"治道运行,诸产得宜,皆有法式。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