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80篇
  免费   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221篇
  2013年   218篇
  2012年   206篇
  2011年   221篇
  2010年   203篇
  2009年   239篇
  2008年   254篇
  2007年   182篇
  2006年   170篇
  2005年   166篇
  2004年   290篇
  2003年   222篇
  2002年   194篇
  2001年   125篇
  2000年   13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广东五邑地区以潭江流域为中心,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但该地的政区边界却打破了自然山川的界限。从明代到清初顺治年间,为了应对以民变为首的地方政治危机,朝廷先后在潭江流域设置了恩平、新宁、开平三县。这些县级政区的边界大致与潭江流域的地理分界线重合,地理单元的独立性开始作用于政区划界中。清代雍乾年间,形成了新会、鹤山、新宁、开平、恩平五县分治潭江流域的格局。同时,随着新会县核心政区地位的巩固,流域内各县整合为一个统县政区的倾向开始加强,为后世潭江流域的政区整合奠定基础。明清时期潭江流域的政区变迁体现了地理环境和地方政治局势在政区格局形成过程中的根本性作用。  相似文献   
52.
张晨 《上海地方志》2023,(3):16-30+94
2022年方志学研究在理论与实践中都取得很大进展,本文从方志理论研究、方志编纂工作研究、方志事业发展与实践研究、方志史与方志学史研究、志书研究与整理、方志人物研究、地方年鉴研究七个方面对其进行梳理,发现本年度方志理论研究与方志工作研究具有时代性与创新性的特征,研究成果丰硕的同时,仍然存在着研究模式僵化、理论与实践割裂的问题。因此,需要完善方志学理论体系,加强方志人才培养,促进方志工作者与高校科研机构的交流沟通,理论结合实践,创新发展途径,以助力方志事业服务新时代、迈向国际化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53.
盂县地区北朝佛教造像记中保留着不少地方佛教史料,学界对此关注较少.盂县交通便利,受到晋阳、平城等地的官方佛教影响,造像活动呈现出繁荣的景象.造像记中记载的供养者有平民、僧尼、官员和女性等,在心态、造像活动等方面表现出自身信仰特质;义邑团体造像数目超过个人,成员以造像为中心布置道场、举行法会等宗教仪式,也发挥了义邑的社会...  相似文献   
54.
王星拱与省立安徽大学早期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乾 《江淮文史》2007,(1):82-96
在民国时期,由于战乱和地方经济窘迫,安徽大学的发展经历了艰辛和曲折的历程。然而,我们不应忘记,在一些主持安徽大学的皖籍学者和教育家的不懈努力下,安徽大学还是克服重重困难,在学术和人才培养上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著名化学家、教育家王星拱便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位。  相似文献   
55.
二轮修志已经启动,各地都在制定计划、拟定方案、规划篇目。而地方综合年鉴的编纂绝大多数是由地方志工作机构承担的。因此,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不仅对编鉴,而且对修志都至关重要。从本轮修志的条件来说,不仅有良好的基础(上一轮修志积累了许多经验),而且还有许多先进的设备和高科技的手段。同时,连年编纂出版的地方综合年鉴,也为二轮修志提供  相似文献   
56.
南京是我国著名的七大古都之一,又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有将近2500年的建城史,1700年的建都史,号称"六朝古都"、"十朝故都"。南京的地方文献是中华历史文化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我国政治史、经济史、军事史、文化史、外交史和民风民俗的重要资料。在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的指导下,配合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深度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不仅有利于传承、弘扬南京历史文化,提升南京品位,扩大南京知名度,也有利于当前的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57.
国民政府在30年代前期一改以往形式上群众参与的“自治”为“官治”,即政治强控,力图借保甲制度将国家权力延伸至基层农村。本文探讨了河南省在1932年到抗战爆发期间的建保甲活动,论述了河南省政府当局对沟通自身和农民政治联系的中介——保甲行政人员的调控措施及其后果。  相似文献   
58.
现代中国地方主义的政治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续添 《史学月刊》2002,2(6):80-86
“地方主义”一词,20世纪20年代初在中国出现,其后至今被较多地使用;中外关于地方主义的阐释也颇为复杂;依据这些阐释和对“地方主义”一词的解构,结合现代中国的实际,地方主义的内涵应是地方心理观念、地方政治意识、地方政治行为及其思维和行为模式这样一个结构。关于现代中国地方主义的界定,国家的基本法律制度和政治制度应是基本标准;中央政策是一个重要标准;国家的政治传统是一个参照的方面。界定的立足点应在于:它必须出自地方,是地方的意识和行为;它的基本方面是地方对中央;它的本质是地方同中央争权夺利。  相似文献   
59.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