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05篇
  免费   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177篇
  2014年   415篇
  2013年   545篇
  2012年   546篇
  2011年   425篇
  2010年   339篇
  2009年   309篇
  2008年   408篇
  2007年   308篇
  2006年   306篇
  2005年   321篇
  2004年   277篇
  2003年   243篇
  2002年   203篇
  2001年   178篇
  2000年   136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冯琪捷 《旅游纵览》2022,(23):141-143
现阶段,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中,旅游业的发展占比相对较大,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行业。当前,为了能够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关部门对旅游业进行一定的优化与创新,使得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呈上升趋势,与此同时,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旅游业得到进一步发展。但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部分景区对于旅游资源产生依赖,也没有较全面的管理系统,在旅游开发中缺乏有效规划,对旅游业的发展造成一定影响。基于此,文章在经济新常态下,为了促进旅游业的发展,结合其发展现状,对其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解决策略,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2.
曾蕾洁  黄婷  刘惠珠 《旅游纵览》2022,(24):185-187
夜间经济作为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个城市的总体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近几年国家呼吁大力发展夜间经济,尤其是旅游夜经济,本文将以江西省赣州市为例,讨论城市夜间旅游经济发展的意义,对中国总体夜间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结合环境背景,对赣州的夜间旅游经济发展现状进行SWOT分析,并提出赣州夜间旅游经济的发展对策,以期为中国中小城市的夜间旅游经济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3.
江莉 《旅游纵览》2022,(19):47-49
中草药休闲农业产业是中草药农业产业与旅游业相结合,乡村休闲农业产业发展的典型。本文基于休闲农业产生背景及体验经济理论,以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福田镇本草休闲农业产业园规划实践为例,结合项目地资源禀赋条件等,从规划布局、农业功能拓展等方面提出规划设计思路和方法,探索休闲农业园规划设计理论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24.
125.
126.
127.
郭立新 《华夏考古》2006,34(3):33-39
长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主要生计方式是稻作农业,因渔猎所占比重不同而又可细分为山地型与平原型。水田稻作农业具有集约化程度高,产出也较高的特点。稻田耕作系统的形成与维护需要大量劳力,从而刺激人口迅速增长,结果造成人口压力。自然环境的数次波动更加剧了这种压力。因人口压力而引发的移民、战争和社会重组等,成为推动初期社会复杂化进程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8.
倪婉瑛 《区域治理》2022,(14):217-220
根据我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布的数据结果显示,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再度引起社会各界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关注.人口老龄化加剧说明我国就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较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是我国今后长期的任务.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9.
近代经济地理学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历史地理诸学科中重要的学科方向,并受到历史学、地理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重视.对近代经济地理研究进行必要的学术史回顾,为下一步的研究指出新的学术起点,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130.
沦陷区研究早在全面抗战时期便已开始,其中以毛泽东的《研究沦陷区》最为著名。新中国成立以后,大陆地区的沦陷区研究经过70多年的发展,在日伪政权、经济掠夺、奴化教育与宣传、汉奸人物、地方社会、军事统治等方面形成丰富的学术积累,从揭露、批判日本侵华罪行的初级阶段,进入客观深入研究的成熟阶段,成为抗日战争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料的发掘与整理推动了该领域的发展。其研究大致包括日本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两种类型,研究取向既有对战争的反思,又受海外学界一些方法、概念上的影响,同时根据现实中日关系适时调整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