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5篇
  免费   0篇
  36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续志对于地名的记述,要注意其地名化内涵的揭示,编写中可借鉴地名学研究的方法,同时总结首届修志地名记述中的得失,从而承担起守住地名历史化的重任。  相似文献   
152.
陈丽萍 《文博》2003,(4):58-58,63
何汉南先生在《唐代乾陵石刻取象初探》一文中,独辟思路,以大量翔实的史料,着重从天文学的角度对乾陵诸多问题进行了研究考证,指出唐高宗的帝号称“天皇大帝”、“天皇大圣皇帝”、“天皇大圣大宏孝皇帝”、简称“天皇”。其皇后称“则天皇后”、又称“则天帝”,意似其夫“天皇大帝”。所以,唐高宗和武则天陵为“天陵”。八卦中以“乾为天、坤为地”,“乾”即“天”。受何先生研究的启发,现对乾陵周边有关地名略作考识,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53.
李鹏  封丹 《人文地理》2015,30(2):58-64
最近三十年出现的地名研究的批判性转向,使地方命名的政治过程成为地名研究的核心议题。在此背景下通过从化温泉这一著名旅游地的地名变更过程的研究,对我国地名变迁的政治进行探讨。研究发现,一个地方的命名是一场复杂的政治经济角力过程。"从化温泉"这一地名在历史的演变中拥有了令人瞩目的"符号资本"价值,成为中国政治体制中不同尺度行动者积极争取的对象。处于上层尺度的行动者通过政治事件与营销不断累积"从化温泉"的政治符号意义,使其成为国家尺度的地方范畴。而处于下层的地方政府则通过地名转移使用赋予"从化温泉"以新的地方意义。在这场围绕地名的争夺中,地方社区与地名的历史联系被边缘化甚至消除。  相似文献   
154.
清淮是地名,常见于唐诗宋词。清淮在哪儿?淮指淮河,发源于河南桐柏山,别称长淮、淮水。清淮,那么清雅,顾名思义,就是清清的淮河及淮河地区了。六朝时何逊“露湿寒塘草,月映清淮流”(《与胡兴安夜别》),是千古佳句,写的是淮河。但是,由于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古代诗中“清淮”有相当一部分并不是仅指“清清的淮河”,而是指“运河一段或其他的”,这里略作考辨。  相似文献   
155.
今本《史记·黥布列传》“兹乡”《索隐》注“番阳■县之乡”,当作“鄡阳县之乡”。“■”为“鄡”之俗讹字。“鄡”字又作“郻”,《汉书·地理志》郻县在巨鹿郡,鄡阳县在豫章郡,与番阳近者为鄡阳县,《索隐》作“鄡县”误。西汉无番阳郡,依《索隐》体例亦不得言“番阳鄡阳县”。《史记索隐》当是据《汉书》颜师古注为说,今本《索隐》此注有误。  相似文献   
156.
刘东 《广东民俗》2000,(1):50-50
古代岭南越人尚鬼,迷信风气盛行,形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图腾化。主要以鸟、鸡、牛、狗、蛇、鳄等为崇拜对象。作为本部族的保护神或标志。广州地区的一些地名至今仍保留着图腾化的印记。  相似文献   
157.
运河沿岸地名史话研究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挖掘运河沿岸地名三个层次的文化,揭示运河文化民族精神。在此基础上弘扬优秀地名文化,立足运河讲好运河文化故事。既要做好运河沿岸地名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同时为运河旅游文化带建设提供文化素材。弘扬优秀地名文化,讲好运河文化故事。保护传承地名文化遗产,提供运河旅游文化素材。  相似文献   
158.
朱玲玲 《南方文物》2011,(1):140-141,144,130
朱玲玲《舜为东夷人考》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认为诸冯的冯字是轻读语尾音字,在文字记录时是可省去的,不省作诸冯,省则作诸,诸冯即诸。从相关文献看,诸冯、诸、诸城三名一地,其名称具有清楚的演绎关系。《史记.五帝本纪》虽称舜为冀州之人,但同时所提及的其他地名中有些还是属于东夷地区的范围,而山东地区也有济南和菏泽两处历山,与文献中的地名相合。作者认为孟子记载早于司马迁,孟子又是东夷之人,对于当地的历史比较了解,其记载更加可信。而山东地区高度发达的陶器,也可以与《韩非子.难一》记载东夷之陶者器苦窳,舜往陶焉,期年而器牢的记载相联系,从考古方面提供一个旁证。研究五帝时代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就是地名的研究。关于古人生地问题,学者常沿用地名讨论的方法进行研究,利用地名确定古人的活动范围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值得的注意的问题是,汉语具有自身的独特性,一是发音很少,通观今、古文字典,也不过几百个音节,语音变化不多,而同音现象严重;二是汉语是单音节语言,尤其是古代,多用字而非词叙述,这也造成同音现象增加;三是汉语记录方式,古代文字在记录中时常用假借等方式,导致古代一字多用或多事用一字的情况。所以古代地名相重的...  相似文献   
159.
张家山汉简释地六则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秩律》是研究汉初政区地理的重要材料,本文对其中六个有问题的地名进行重新考释,认为沂阳位于今山西介休县西,汉初属上党郡;第455号简原释作“郑”的字,实为“邺”,属河内郡;销县又见于里耶秦简牍,当即楚金币“少贞”之“少”,六朝之“霄城”或“宵城”县,在今湖北天门东北;南陵和阳城并属南阳郡;南乡并非广乡,而是高帝母昭灵后的陵园所在,在今河南开封东。经过考订,简文地名排列的规律性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60.
在编绘《长江三峡历史地图集》的过程中,结合文字资料与田野考察,对以往史载模糊、定位不清晰或相关图集中标注不准确的武胜城、马鬃山、虎顶山、紫云城、虎头山、得汉城、南坪(平)关、望江关七处进行了考释。并认为田野考察作为历史地理研究辅证的功能虽然逐渐得到重视,但在学理层面上的内涵仍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从学理层面而言,田野考察作为获取"非文字资料"的重要方式,应将其视作"文献"的一种。在历史地理研究中,不仅要利用田野考察结合文字资料进行文献校勘、辩伪,亦不能脱离文字资料只言田野,且要注意提升田野考察的技术内涵以确保可信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