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1篇
  免费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地名承载了诸多社会文化因素,其中之一便为纪念逝去的凡人善举,寄托社会大众的愿望和追忆,同时也为将来的人们提供了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长桥长桥原是通州城南外的南吊桥,又名通济桥。据《万历志》记载:"成化二十二年(1486),知州傅锦易石。嘉靖二十七年(1548)知州曹金重建。三十三年,副使李天宠因倭寇去其穹石,仍驾以木。"一直到明末,  相似文献   
92.
《奏谳书》地名札记(四则)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杨建 《江汉考古》2001,(4):56-59
1983年发掘的湖北江陵张家山247号墓出土的《奏谳书》,保存了大量有关刑狱司法的议罪案例,是反映汉初法律制度的重要出土文献[1]。汉代司法制度规定,县廷是基层审判机关,相关案件通常按照所属地域区划来处理,遇到有疑议不决的案子,需经县(道)向郡上谳,郡不能决再上奏至廷尉,以做决断。因此《奏谳书》案例中出现的地名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汉初的政治区划状况,对于我们了解秦末汉初的一些历史地理面貌有所帮助。本文选择几则地名试作讨论。一、夷道夷道,见于案例一。该案记录了高祖十一年八月在夷道发生的一起逃亡事件:…  相似文献   
93.
胡彬彬 《东南文化》2001,(12):70-81
地处湘西南的芷江,虽弹丸之地,却因其独具的人文历史和优美的自然景观,成为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在古代,素有“滇黔孔道,全楚咽喉”、“西南锁钥”之称,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其地名古称沅州,后因楚国大夫屈原流放沅湘,采撷岸芷汀兰,作《湘夫人》,有“沅有芷兮醴有兰”之句,而得名“芷江”。芷江城外青山环绕,名日明山,这里不仅生有极为珍稀的“芷”,而且还出产紫、黄、绿、红、白相间、艳丽多彩的明山石。勤劳而充满智慧的明山人,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明山石雕文化。  相似文献   
94.
梁允麟 《羊城今古》2001,(3):25-29,43
广东省地图出版社1995年出版的《广东历史地图集》,是广东、也是我国首本省区历史地图集。该《图集》分地图和附录两部分,地图又分序图,政区沿革图组,军事、政治斗争图组,人口、民族图组及经济图组、文化图组、城镇图组、开发图组、自然图组;附录分:图组简介、广东历史大事记、广东历史地名对  相似文献   
95.
高文 《四川文物》2007,(3):77-80
本文以二十世纪巴蜀地区出土的汉代地名砖为基础,将传世文献和出土实物相结合,考证了部分巴蜀地名的变迁,对于研究古代四川历史地理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6.
一、遗址概况城上村遗址位于江苏省句容市大卓乡(现已并入黄梅镇)城上村南部,东距句卓路约100米,南距句容市城区约5公里,西侧紧靠肖干河,中心地理坐标:东经31°59′089″,北纬119°10′311″,海拔高程31.7米(图一)。该遗址为句容博物馆于2008年上半年第三次文物普查时发现,被评为2008年度全国第三次文物  相似文献   
97.
苏秉琦先生为中国考古学留下的论述不多,但字字珠玑,篇篇经典;令人咀嚼,回味无穷。发表在《考古通讯》1956年第2期上的《西安附近古文化遗存的类型和分布》就是一篇中国考古学的经典文献(下文简称"《西安附近》")。  相似文献   
98.
化学防护和化学加固是目前保护土、石、砖等材质的不可移动文物的常用方法。所用化学材料主要是有机硅等憎水性有机化合物。这些材料能起到一定的防水和加固作用,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有的导致了更严重的破坏。其中,憎水性保护层的起壳剥落是最常见的破坏现象,特别当环境干湿循环频繁,文物本体或地下可溶性盐含量较高的情况下,憎水性化学保护层很容易从文物本体上起壳剥落,造成文物的加速腐蚀破坏。为了减小此类破坏的危害程度,本工作探讨了化学保护剂在混合使用和多层配合使用条件下的防护和加固效果。结果发现,以憎水性较弱的化学材料做基底渗透,以憎水性较强的化学材料做表面保护,由此构成的多层保护措施可以降低化学保护层起壳剥落的危害。其主要原因是,多层保护形成的憎水梯度分散了吸湿膨胀形成的界面拉应力,也缓解了盐结晶析出产生的膨胀应力。  相似文献   
99.
<正>胶结材料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彩绘类文物(如壁画、建筑彩绘、陶质彩绘等)中的绘画材料,它不仅能够调和彩绘颜料,增强颜料与彩绘基层之间的附着力,使颜料层能够长久地附着在地仗层表面,同时可用于地仗层,调和地仗材料与水的互溶性,增强地仗层各材料之间的内聚力[1]。本研究以毓庆宫院中的三座核心大殿——惇本殿、毓庆宫、继德堂以及后罩房的建筑彩画胶结材料为研究对象,最大程度收集所用建筑彩画材料的信息,进一步完善古建修缮保护的基础资料,以期对今后的保护修缮工作起支撑作用[2]。  相似文献   
100.
李怡淙 《中华遗产》2018,(9):154-157
大多数地名,都有着吉祥文雅的寓意,有些地方却反其道而行,偏偏以“另类”的字词命名,令外乡人印象深刻。如果评选一个最“奇葩”的地名,你会为哪里投上一票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