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3篇
  免费   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123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反侵略反压迫解放战争以及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所形成的优秀文化结晶和历史遗存,它不仅是名胜古迹的代名词,更是革命传统和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红色文化教育,其目的就是将红色资源作为刺激人们精神的介质,将红色文化精神扎根于人们的思想观念中,从而继承并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精神。文章首先介绍了红色资源在思政教育中的现实意义,并阐述了红色资源在思政教育中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32.
抗战打到第八年,日军力量日渐衰弱,而国共合作武装力量开始强大,1945年5月至6月间,日军为了打通湘黔重要门户,调集6个师团以上共计20余万人的各种兵力联合作战,疯狂地向湘黔一带的国民党第四方面军王耀武部全面进攻。第四方面军备战积极,由于战术运用恰当,雪峰山会战大获全胜,日军几乎全军覆没。  相似文献   
33.
观点     
《陕西史志》2004,(1):62-62
  相似文献   
34.
王蔚波 《华夏考古》2004,(2):107-110
文物摄影是摄影艺术的一个门类 ,除了要注重科学性和真实性外 ,还要强调其艺术性和欣赏性。本文从拍摄角度、背景处理、光线运用等几个方面论述了文物摄影的表现方法。  相似文献   
35.
曾景忠 《史学月刊》2008,24(2):80-90
在九一八事变过程中,日本外交方针的变化及其与军部的配合,演出了一场侵华的军事外交二重唱.先是,日本关东军发动侵夺满洲的九一八事变时,日本外务省曾加以劝阻.继而,在军方的压力下,日本内阁屈从军部,为日本对中国的武力侵略辩护、掩饰.中国对事变的处置,采取"诉诸国联"的方针,而日本运用外交策略,破坏中国"诉诸国联"的活动,以配合日军在东北的占领,逼迫中国军队撤出东北,并骗取美国的姑息.这促使美国采取不干涉政策.  相似文献   
36.
徐松如 《史学月刊》2008,(6):130-133
近年来史学界对商会、同业公会等民间社团关注较多,其中以马敏、朱英等人在这方面的研究最为突出,他们主要运用西方市民社会和公共领域的理论框架来进行商会实证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近世市民社会和公共领域的理论模式.  相似文献   
37.
本文运用大量的文献材料和档案资料,对黄广会战中国军队反击作战的战术运用,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得出了与以前论述不同的结论:黄广会战中国军队的作战方针,是"阵地战与运动战、正面阻击与侧面截击相配合",是正确的,阵地防御和战术反击同样重要;在"侧面截击"即反击的作战时机和作战力度的选择上,中国第五战区右翼兵团有正确选择也有重大失误,正确的选择居于多数,重大的失误主要有两次,一次是8月下旬中国军队对黄梅地区的反击,这次失误,主要表现在反击作战的作战区域和作战力度的选择不当,第二次重大失误发生在9月上、中旬,主要表现在选择反击作战力度不够和时机不当的问题.出现重大失误的重要原因,一是许多将领对前线情况不明、情报不准,甚至故意夸大敌情,导致判断失误;二是各级将领有畏敌情绪,作战意志不坚决,经常畏缩不前,影响了战地指挥官实施断然反击的决心,三是各作战部队的作战协同问题.  相似文献   
38.
鄙小 《旅游纵览》2008,(3):79-79
<正>人类对气象知识及运用的倡导,诞生了世界气象日。世界气象组织由各成员国组成,每逢这一天,各成员国围绕同一个主题,开展纪念活动。  相似文献   
39.
郑奕 《文物世界》2008,(4):65-67
现代科技日新月异,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范围已相当广泛。当代博物馆展览设计师正越来越多地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历史博物馆、科技馆、自然历史馆、纪念馆、遗址公园、艺术馆、水族馆、动物园以及游客中心等主题内容阐释机构的展示设计中,以营造全新的观众参观体验。  相似文献   
40.
傅建华 《文史博览》2013,(5):37-38,64
图形背景理论源于心理学,后用于语言学研究。因认知诗学的发展、图形与背景理论常被用来分析探讨文学作品的意象及艺术效果。本文试从人们对李清照词传统理解角度及图形背景关系出发,旨在讨论图形与背景理论在李清照诗中的运用体现及由此产生的艺术效果和意象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