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篇
  免费   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自1954年村田治郎出版汇集诸大家成果的《居庸关》,1964年宿白先生撰写《居庸关过街塔考稿》以来的半个多世纪,几乎没有学者涉猎居庸关研究,也没有发表对以往研究进行认真审视的专论。然而,早期的研究将居庸关过街塔形制与造像定位于藏传佛教义理的展示,但由此进入不能解释过街塔造像内在的逻辑联系。本文从分析过街塔损毁的三塔与券洞图像配置入手,揭示三塔的来源及其多重义理,讨论券顶五佛的文本与图像来源,考察斜披四手印、十方三身的十方佛构成方式及法华释迦多宝式样至14世纪时的变异形态,并通过仔细观察以往无人关注的四大天王图像头顶化佛与胸前铠甲图像,从中复原设计者将西夏蒙元时期的多元信仰熔铸于过街塔建筑的绝妙构想。本文强调,居庸关是塞外草原连接华北京畿腹地之间官道上最重要的关隘,元顺帝时在此设计建造的过街塔是元代各民族友好相处的巍峨见证,是多民族国家一统的象征。现今各界只将元顺帝"报施于神明",元人自认"壮丽雄伟,为当代之冠"的过街塔看作是藏传佛教的佛塔,实际上没有领会设计建造者的雄心大略,无意中忽略了过街塔更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2.
张艳 《文博》2014,(4):85-88
本文在当前博物馆图像资料管理和利用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概要介绍了台湾史语所珍贵历史文物数字典藏的实践案例,提出可供博物馆图像藏品管理与利用的技术路线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3.
114.
汉代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非常重要的奠基阶段,截至东汉晚期四大基本桥型均已出现,而且已经出现不同类型的发展和变化。文中通过对汉代画像砖石及壁画等材料上的桥梁图像进行分析,结合目前已发掘的汉代桥梁遗址和文献中的相关记载,对汉代桥梁类型和结构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5.
郑慧冰 《神州》2014,(8):212-213
当今社会,摄影已经非常普及,拥有数码相机,单反相机,胶片相机的人越来越多,摄影好像是一件只需按下快门的事情;但结合当今的摄影技术以及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摄影的要求却越来越高,在媒体的铺天盖地的影像宣传中,一幅摄影作品要跳出来,要真正吸引人的眼球,要用自身的影像语言去打动人,并经过时间的检验成为经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新闻摄影,不仅仅是个构图、用光之类的技巧问题,它涉及到新闻摄影工作者对新闻的理解、对传播规律的认识,需要很高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相似文献   
116.
美国华盛顿弗利尔艺术馆藏的《西湖清趣图》,自2013年7月以来引起文史界广泛关注,并引发持续争论。本文从西湖印象、城门形制、桥梁道路、湖堤水闸、防火备警、引水工程、酒楼广告、舆服风尚、王府仪制乃至园林景观等图画细节出发,参照相关文献和考古实证,证明《西湖清趣图》表现的是南宋晚期的西湖人文景物。  相似文献   
117.
余欣 《敦煌学辑刊》2011,3(3):105-116
罗睺、计都是九曜中的两个"隐曜",其名称和概念,伴随摩尼教、密教经典及相关的天文历法、占卜技术的东渐而传入中国,并对中古中国的天文学、星占学、星命与择吉信仰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此文主要依据敦煌文献与图像资料,对罗睺、计都的观念渊源,实际占验中的运用及与传统天文星算思想之间的张力,星命与道教斋醮符篆的结合,星神图像程式的成立与演变,历法星占所见之东西文明交流史与"交错的文化史"等问题做了论考。  相似文献   
118.
汉代画像以画像砖、画像石、壁画、帛画等形式展现于世人面前.对这些艺术作品的解读与理解方式多种多样,整体构筑着人们对汉代社会思想的立体认识.以往仅局限于解释图像地域特征、时代变化、制作方法等方面的差异,近年来学界多关注图像的程序与空间性,图像与其所有者和出资修建者的关系等,拓展了对汉代艺术研究的视角.  相似文献   
119.
谈“节”     
孙彦 《南方文物》2011,(4):106-108,88
节是古代官方权力的象徵,被授予权力叫做"持节",节代表了朝廷朝廷的权威,持节者因此获得特殊的身份。苏武出使匈奴,面对威协利诱,保持汉使尊严,维护汉廷的荣誉,史称"苏武节",彪炳史册。节的形制并非是一层不变的。人们从安徽寿县出土的鄂君节,认识到战国楚的王命之节的具体形状和文字内容。而对于秦汉以来的节只能从文献得到抽象的概念,或恐误会为后世所见的龙头拐杖加流苏的节。云南昭通后海子东晋墓壁画出現了节的形象之后,陆续在其他汉晋壁画也出現了节的形象,人们对汉晋之节有了一个大致正确的认识,并有专文讨论。孙彦《谈"节"》一文收集了新的考古资料,结合文献,分析壁画和实物上的图像,深入探讨了节的形制,它的质地、色彩、节旄的形状、持节者的服装和持节制度,无疑加深对节的认识,促进我们全面地研究这个器物。持节者著绣衣,这个绣衣不是一般的颜色鲜艳、装饰华丽的丝织服装,而是绣绘之衣,是持节者专用服饰,可能有特殊的纹样和颜色。羽人是仙人,他不穿凡间官方的绣服,而是羽服,我们不能混淆这两个世界,不要把绣衣套到羽人身上去。  相似文献   
120.
宣化辽代壁画墓的乐舞图像自出土以来,一直为学界所关注,发掘的九座壁画墓中,七座有乐舞题材,即M1、M5、M6、M7、M9、MIO各一幅,M4二幅,这些乐舞图像是研究辽代乐舞文化的极好素材,学界也给予了多角度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